第147部分(第3/4 頁)
,你手上的兵權就一定會被剝奪淨盡!
失去了權力的昔日重臣權貴門庭冷落已經是很正常的現象了,大家都已司空見慣,再也沒有多少人會對此說三道四,即便說了也是白說。先前那個威風八面的右將軍兼徐州牧臧霸現在就像一個優哉遊哉聊以度日的看門老頭站在那裡,僅僅是那一身的甲冑還在向外人顯示著他那一點兒日漸稀薄的將領身份這一幕情景,讓司馬懿看了不禁暗暗有些鼻酸:沒有世族背景支撐的,從孤寒境遇中特立而起的臧大將軍竟然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直至司馬懿站到臧大將軍面前,臧霸才走出沉思。他望著司馬懿,略微怔了一怔,隨即十分熱情地把手向玄武門裡一指:“司馬大都督來得這麼早?您若嫌等在外面涼浸,不如就到裡邊的天街玉階去候召吧!”
司馬懿輕輕擺了擺手,正視著他,臉上分明現出深深的恭敬來:“懿是特意來拜會臧大將軍您的!您若是有方便的時間,還望向懿不吝指教平吳滅寇的方略。”
臧霸像觸了電似的全身一震,斜著眼深深地看了他一下,嚅動著嘴唇半天方才說出一句話:“哦你是如今在職在位的將臣當中第一個特意來看望老夫的人。”
然後,他的表情慢慢歸於平靜,和司馬懿緩步而行,隨意走去。這一刻,夜幕已逝,西邊天際的晨星成了最後一點銀亮,而金焰一般燦爛的朝霞漫天鋪展開來,於是這最後的一點銀亮便產生了一種非常溫暖的美麗。
“您有什麼問題就儘管問吧!”臧霸慢慢地和司馬懿並肩走著,態度和語氣像對待一位一見如故的至交好友一般親切而自然,“老夫等了這麼多年,今天終於等來您了——老夫先前還一直在納悶:難道大魏朝不想蕩定江東、統一四海了嗎?巧了,真巧了,您今天就來了。
“說實話,老夫也不希望自己這一輩子苦心琢磨出來的滿肚子平吳滅寇之計策,就那麼寂寂無聞地跟著老夫一起埋葬到棺材裡去啊!”
第4卷隱忍二十年,司馬懿野心畢露第30章掌控曹家半壁江山第205節破格擢賞
“司馬愛卿,您不久前已在拒吳之役中取得了黑林峪大捷,旬月之間又掃平了叛賊孟達,戰功赫赫,實在是辛苦您了!”
御座龍床之上,曹叡清秀俊逸的面龐上洋溢位一片親熱的笑意,眉目間的神色竟與當年死去的甄太后頗有幾分相似——這讓心底隱懷不安的司馬懿一下放下心來。
他臉色沉肅,伏在柏木地板之上,叩首奏道:“啟奏陛下,老臣當初在乍聞孟達作亂之際,為求‘見機而作,不俟終日’,故而‘拜表即行,先斬後奏’,實是有違禮法,特此免冠恭請陛下降罪懲處!”
曹叡聞言,不禁怔了一怔。起先,他聽到司馬懿未得自己批旨下發之後就拔營提兵西討孟達而去,以為他不夠尊敬自己,心底自然難免是有一些“疙瘩”的。但後來西線又傳來訊息:諸葛亮正駐兵漢中欲與孟達一東一西聯手進犯,這又讓他的憂慮之情一下壓倒了猜忌之念——在那長長的十六日裡,他每天夜裡都在向天祈禱,祝願魏軍能夠一舉蕩定新城之亂!而今,司馬懿已不負他之所望,勝利歸師而來——自己這時還怎會責罰於他?況且諸葛亮尚在隴西一帶舉兵滋事,自己更應示之以寬宏之度,以免寒了前方將士的殺敵立功之心啊!
於是,他心念一凝,滿面含笑,娓娓言道:“司馬愛卿請平身吧!您憂公忘私、捨身救國、冒險出兵、艱苦作戰,一舉蕩平孟達叛賊,肅清荊襄內患——此乃公忠體國之義舉,何罪之有?依朕之見,愛卿非但毫無罪過,而且大大有功!朕要升任您為驃騎大將軍,位與‘三公’同列!還有,朕欲加你為假”
司馬懿聽到後面這個“假”字,心頭不禁暗暗一跳:莫非陛下竟要賜我“假黃鉞”的特權?這個念頭一冒,他頓時有些莫名地興奮起來。原來這“假黃鉞”之義,便是由君王授予大臣一柄黃金鉞斧作為憑據,賦給他“如朕親臨”之至高權威。倘若他真能得到這項特權,便可在荊襄之域“殺伐決斷、盡操於手”了!
不料,就在這個當口,太尉華歆卻驀地一聲重咳打斷了曹叡的話聲,開口冷然而道:“老臣啟奏陛下,司馬懿身為輔政大臣,擅自調兵先斬後奏,本已觸犯了朝綱禮法之大體!只因他實是憂公忘私、捨身救國,而且當時情勢危急刻不容緩,朝廷才不得已而聽他未批先行!但事過之後,陛下亦不宜對此大加彰賞。依老臣之見,便以擒滅姚靜、鄭陀等七千蜀賊為立功之依據,升任他為驃騎大將軍足矣!”
“這這”曹叡沒料到華歆竟會這麼從中跳出來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