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頁)
開拓二十餘萬頃軍屯之田,正是用你所長之時。本相任你為度支中郎將,官秩也是二千石,協助五官中郎將曹丕抓好軍屯之事。你以為如何?”
“丞相大人如此愛護、提攜屬下,屬下感激不盡。”司馬懿屈身伏跪在冰涼的白玉地板之上,謙恭異常地答道。他剛才舉目一瞥之際,竟看到了曹操眉梢間那一縷若隱若現的莫名笑意。剎那間,他的心臟猶如被一柄無形的利刃輕輕一劃而過,一絲說不出的痛楚無聲地冒了上來。自己為了曹操晉公加禮而不計得失、敢闖險徑的耿耿忠心,終究還是沒有被曹操完全接納。他剛才這一唬一詐一抑一揚之際,已是隱然將自己玩弄於股掌之間,企圖讓自己對他敬畏交加,束手臣服。這種被深深愚弄了的感覺,使司馬懿心頭大不舒服。但他此刻再不滿,再不快,也只得囫圇吞棗似的默默嚥了下去,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一般,仍然對曹操頂禮膜拜,唯命是從。
曹操見狀,頗為滿意地微一點頭,卻不再理他,又向董昭說道:“董大夫和諸位大人此番聯名上奏推戴本相晉公加禮,似乎選擇的時機有些不巧啊!本相大概在下一個月就要率師東征孫權了。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只怕此事一時難以善了,該不該待本相東征返回之後再做呢?”
“這個丞相大人認為什麼時候適宜進行聯名舉奏,老夫和其他大人就什麼時候再聯名舉奏罷!”董昭本就是胸無主見的老滑頭,聽到曹操這麼一問,便俯下身來謙順無比地應道,“老夫一切行動聽從丞相大人的指揮。”
曹操一聽,卻是眉頭一蹙,不禁沉沉思索起來。
司馬懿本是不想再多言了,但在一旁按捺許久,終於忍耐不住,暗一咬牙,欠身作禮進言道:“丞相大人,屬下有話要講!”
“你講!”曹操雙目中精光一閃,深深盯了他一眼,撫著頷下鬚髯,肅然點了點頭。
“丞相大人,依屬下之見,恰恰正在此時讓董大夫和諸位大人聯名推戴您晉公加禮,才是最佳時機!”司馬懿有些情緒激動地說道,“這樣做,我們可以讓朝廷內外所有對丞相大人懷有二心的叛臣提前露出馬腳,藉機早作預防。反正這一場暴風雨遲早都要到來,來得遲不如來得早!丞相大人已屆耳順之年,晉公加禮這件事不能再拖了!”
司馬懿這麼說,就很有幾分深切體念曹操眼下具體情形的意味了。曹操思忖片刻,不禁輕輕點了點頭,卻見董昭張口欲言,便問他道:“董大夫可有異議嗎?”
“司馬君所言甚是,老夫並無異議。”董昭急聲說道,“只是荀令君到了眼下這般時節仍然不願領銜上奏擁戴丞相大人丞相大人須當屈身折節到他府上面談一番才行!此次聯名推戴之事,若有荀令君領銜主持,則必是圓滿無缺矣!”
“這一點,董大夫過慮了。本相已讓植兒、彰兒前去勸說他接受萬戶之侯、司空之位的封賞,又決定將小女曹蓉許配給他家的荀惲,與他荀家結為秦晉之好。”曹操臉上淡淡笑著,“另外,本相在此番東討孫權之時,將會攜上荀惲和荀令君的侄兒荀攸一同出征,和荀氏英傑們並肩作戰,剷除江東積寇,共建不世奇功!”
“丞相大人如此格外垂恩於荀門,荀令君自然也會懂得‘禮尚往來’的了。”董昭聽罷,欣欣然面露喜色,“既是如此,老夫晚些時候再去聯絡荀令君領銜上奏。”
司馬懿聽到曹操那一番話時,心中卻是暗暗一動。丞相大人居然要攜上荀惲、荀攸一同出征孫權?他這哪裡是在優禮荀氏一族?這分明是把荀彧的親人扣留在他身邊作為人質,讓荀彧投鼠忌器,從而不敢在許都妄動。曹操實在是心機深沉,詭詐無窮,令人防不勝防。自己在他手下辦差,須得時時小心,處處謹慎才是啊司馬懿沉沉一嘆,躬下身去,再也不願多講什麼了。
第3卷赤壁暗戰,司馬懿陰了曹操一把第22章建奇功,遭外放第147節曹操的擔心
聽到司馬懿和董昭的腳步聲漸漸遠去,曹丕這才緩緩從“七星拱月”屏風後面轉了出來,站到曹操身後垂眉斂神恭然而立。
曹操卻沒有立即對他說什麼,而是徐徐舉步踱到了白玉堂門外空闊的平臺之上,右手扶著雕獅刻虎的白玉欄杆,全身寬大的衣袍迎著獵獵西風如同船帆一般飄揚開來。他抬起了頭,凝眸定神,極目遠眺。
蜿蜒如帶的護城河,綿延起伏的城牆,平平坦坦的田野,淡青如黛的遠山,猶若一幅壯麗絕倫的畫卷展現在曹操眼前。這一切顯得那麼縹緲而又那麼貼近,彷彿曹操只要一伸手便能把它們捲成一軸納入自己的懷中。
曹丕輕輕地跟在後面,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