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頁)
以隨意聊天的方式對著滿滿一屋子的聽眾講起前世涉及生活的物理化學方面的東西,考慮到孩提時代是一個人思想形成的時期,劉風也略微的提及一些自然規律的講解,讓孩子們逐步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
但是對於有無鬼神之說,劉風不敢斷然否定了,雖然前世社會主義信奉無神論,但是穿越而來的劉風已經不再相信了,因而在‘育英齋’的教程中並沒有劃去有關鬼神的方面。
回答完最後一個孩子的問題,劉風好好的勉勵了這些下一代,並保證過幾天恢復格物課的正常教授,這才讓不肯散去的孩子蹦蹦跳跳的回去吃午飯去了。
對在‘育英齋’的教書的先生們表達謝意之後,劉風三人便走出了學堂,看看天色,竟然已經過了正午,沒想到兩個多時辰居然這麼快過去了,揉著肚子對身後韓傑與魯海歉意的說道,“君生,魯大哥,餓了吧,走,我請你們去吃大餐!”
說完之後卻沒人應聲,劉風心中有些疑惑,這兩人從自己講課的時候便沒再說過話,難道被自己淵博的知識給折服了?
果然如劉風心中歪歪的一樣,兩個人盯著劉風仔細的看了一會之後,便不斷的將剛才所聽不明白之處問了出來,見兩人一副求知若渴的樣子,劉風只能笑著一邊喊著投降,一邊給兩人解釋起來。
好不容易將兩人說服,劉風暗歎一聲,這下可以吃午飯了吧?沒想到兩人跟劉風打了一聲招呼便匆匆的走了,說是要去買一些東西來試驗論證劉風所說的。
這下輪到劉風傻眼了,咋遇到的人都這麼的好學習呢?自己只不過將後世的基本常識拿出來忽悠那些小孩子罷了,怎麼連韓傑與魯海都唬住了?難道真的是自己學識太淵博了?不行,以後得低調點,高調可不是好事情,孤身一人的劉風一邊反省,一邊往酒樓走去。
接下來的幾天,劉風的生活又變得忙碌起來,開始將身心集中在了北方草原之上,孫然的毒蠍小隊被他派去查探情況了。
鹿鳴城的守城兵士也被命令看到匈奴來人時立刻送到劉風的營地,只要是匈奴人的訊息就得立刻上報,畢竟這個時候是讓匈奴人元氣大傷的大好時機,劉風可不想在與劉季作戰的時候背後還受著威脅。
到了鹿鳴的第四天收到了兵家長老的來信,因為上次將宋謙與湛瀘尊者的訊息在白下城告知了權志,所以來信對他這次長安之行表示了肯定,並和劉風商量到能否擴大特種兵訓練以及學堂的發展。
對於這些事情,正好也中了劉風的意思,現在回到鹿鳴他就是為了壯大勢力,所以回信同意了提議,並要求長老給他派人人手與資金,這些東西是鹿鳴發展緊缺的,想必這些老傢伙不會反對的。
就在劉風在考慮是否應該露個面,在大禹朝中高調的表示已經回到鹿鳴的時候,裕興帝的兩道聖旨下來了。其中一道是給劉風的,肯定了他的勞苦功勞,封了一個虛職將軍稱好,並賞賜了十幾車的錢財。另外一道是給那個一直沒出面的縣令,幾句虛詞之後,便將他調到了其他地方為官去了。
對於裕興帝的做法劉風還是很佩服的,薑還是老的辣,讓人這麼大張旗鼓的將十多車東西送到鹿鳴一是來安撫自己,二是為了給劉季圓謊,即便裕興帝心中一萬個不願意,但這個時候漢禹兩朝的大局由不得他選擇。
也許那小太監得到了於公公的吩咐,所以絲毫不敢作威作福,留下一封裕興帝的密信之後,只吃了一頓午飯便腳底生煙般的離開了鹿鳴,讓本打算藉著這次機會支走的孫紆香的劉風感到很糾結。
拆開密信之後,劉風只看了一個開頭便明白這是寫給孫紆嬡的,掃了一下之後,大致知道了裕興帝寫這封信的用意,想來是為了跟孫紆嬡斷絕關係,讓她今後隱姓埋名的生活。
劉風微嘆了一口氣,這也算是裕興帝心中存善意了吧,不然心狠一點的做法直接將孫紆嬡秘密捉回瀾陵宮中囚禁起來,從此不讓世人見到,畢竟孫紆嬡的事情若是被其好事者發現必然會引起許多麻煩。
將信交給了張邈,劉風可受不了那水做的姑娘,見到她哭便覺得頭疼萬分。劉風不知道張邈是怎麼解決的,第二天的早上發現孫紆嬡除了是眼睛紅腫精神有些憔悴之外,並無大礙。
韓傑與魯海兩人倒騰了幾天的試驗之後,對劉風很是心悅誠服,不停的圍著劉風讓,讓他繼續講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最後劉風被嘮叨的沒辦法,大手一揮將韓傑送到了林若弦那,做起縣尉來,反正林若弦只懂治民之道,但對於律法條令卻不怎麼清楚,讓韓傑去助他,應該是如虎添翼了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