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頁)
紅,卻是有火發不出來。
那邊蒯徹一臉真摯的從褡褳裡翻出來了一卷木簡,鄭重其事的遞給灌嬰。
劉闞在旁邊直笑得肚子疼
什麼叫做差距?這就是差距!
話語中不帶半個髒字,直接就把你給鄙視了,然後你還要感恩戴德的去謝謝人家的指點。
灌嬰的臉一會兒黑,一會兒紅。
“算你狠!”他一把搶過蒯徹手中的木簡,氣呼呼的把馬鞭和韁繩扔給劉闞,轉身往車廂裡鑽。
蒯徹後面緊跟著說:“知恥而後勇,君他日成就必然不俗。”
這話說的是一個叫正經,正往車廂裡鑽的灌嬰,險些趴在車上,一種欲哭無淚的感受,油然而生。
劉闞接過了馬鞭,在後面笑道:“灌大哥,這就叫做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啊,那個啥。”
“哪個啥?”
灌嬰露出頭來。
不可沽名學霸王!劉闞心裡嘀咕:不過那位霸王,如今恐怕正活的滋潤吧。
就這樣,同行的旅伴多了一個人,使得這旅程變得熱鬧了許多。比起程邈的一本正經的說話方式,蒯徹的牙尖嘴利,讓大家平添了幾分歡笑。至少,劉闞就是這麼覺得。
當然了,蒯徹不可能針對劉闞,所以火力都放在了灌嬰身上。
而灌嬰也是愈挫愈勇,每次落了下風之後,就立刻閉上嘴巴。待到片刻之後,又開始鬥嘴。其結果嘛自然就不用說了。百戰百敗的戰績,也成了劉闞笑話灌嬰的資本。
不過這樣一來,大家的關係,似乎悄然的拉近了許多。
秦開,故燕名將。戰國時,北方東胡在遼河上游崛起,並對當時的燕國造成了極大威脅。
為避其鋒芒,燕國以秦開為人質,入居東胡。
秦開趁機瞭解的當地的環境和東胡的虛實,並且掌握了東胡人所擅長的騎射戰法。
在燕昭王即位之後,秦開逃回了燕國。用十二年時間,組成了一支極為兇悍的騎軍,將東胡一舉擊潰。而後東渡遼河,取地兩千餘里,直達滿番汗為界。那滿番汗,就是後世的鴨綠江。
若論騎戰之法,秦開算得上出色。
不過其後人就遜色了很多,最為出名的人,就是那隨同荊軻刺秦的燕國勇士秦舞陽,就是秦開的後人。
劉闞偶爾也會翻閱一下這卷兵書,但是興趣似乎不是太大。
前世出身于軍人世家,家裡面典藏了許多古兵書,劉闞也算是有過極其海量的閱讀。
更多的時候,他會和蒯徹辯上一辯。
與對灌嬰那種尖酸刻薄的口吻相比,蒯徹對劉闞倒是客氣了不少。
這一路下來,劉闞的的確確是知道了許多他聞所未聞的事情,對於這個時代,更多了一分了解。
在聊城休整了數日之後,一行人過衛河,直奔鉅鹿郡。
又十數日,在入冬後的第十九天,劉闞一行人,終於抵達宋子城。
斜陽中,看著那殘破的古城,劉闞突然生出了一種奇怪的感覺,這座城並不簡單。
第六十七章 … ~杜陵酒神~
宋子,形成於戰國初期,原本屬於中山國治下。
後歸於故趙所轄,秦王政二十年,最終被秦佔領。
準確的說,宋子是一個鎮。長約有三百丈(700米),寬大約二百四十丈(550米),周圍有沃野千里,其繁華之程度,甚至絲毫不弱於當年故趙國都邯鄲。不過邯鄲如今經秦軍屠殺,早已不復當年的那種熱鬧。這也使得宋子變成了鉅鹿最繁華的地帶。
一般而言,似一個小鎮,人口能有一兩千戶,超過萬人就了不得了。
可是宋子的情況卻不一樣,六千戶,超過三萬人聚集在這並不算太大的城市中,甚至比距離宋子不遠的棘蒲縣(今河北趙縣)總人口也不遑多讓,算得上是一個異類城鎮。
為了這宋子的問題,丞相王綰和廷尉李斯還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是否要在宋子安排官員?
由於六國士人的不合作態度,使得秦帝國的官吏出現極為匱乏的狀況。能分派到縣一級的官吏,都捉襟見肘。更不要說在宋子專門安排一個官吏,於秦帝國現狀而言,無疑是一種浪費。可問題在於,宋子的人口太多了,而且聚集了故燕故趙遺民,不得不防。
在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之後,宋子最終被提為縣制,並且從老秦人當中選派出了吏員。
宋子縣尉,姓徐,是櫟陽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