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第4/4 頁)
一團的楚軍,兩人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這+池守將,倒也真的是配合!”
劉聲道:“我原本只是想用陝縣之戰,動搖他們的軍心;可不成想,他居然跑去救援了!”
張良說:“此天賜+池於大王耳!”
劉哈大笑,“子房先生,你莫要說這樣的話。
我知你心中,因歸降於我,言辭格外小心我非聖賢,但也明白事理。先生若有決策,不妨直言於我,莫要擔心我會怪罪。親小人而遠賢臣,此二世敗亡之根源。劉某也願親賢臣而遠小人,今後我若有甚不對之處,先生只管說就是莫要瞻前顧後,害怕開罪於我。”
張良的言辭之間,不免又溜鬚拍馬之嫌。
劉倒也明白他心中的顧慮,所以直言相告。
張良的臉,有些發燙,不過這心中,倒也格外開懷
因為劉+能這樣毫無顧忌的說話,正說明他對張良的看重。
張良拱手道:“親賢臣而遠小人,大王所言,果然字字珠璣,子房當牢記在心。”
城下戰事,已接近尾聲。
劉和張良走下城樓,雙雙登上了一輛戰車。
“先生,如今+池得手,陝縣為我掌控三足鼎立之勢已成,但不知子房先生,可有後著?”
三足鼎立,並非和後世的三國鼎立意思相同。
古人把鼎比作江山,故而有問鼎天下的說法。鼎有三足,缺一不可。
陝縣,澠池和函谷關,就如同鼎之三足。三足全,而鼎則穩如泰山。也就是說,澠池和陝縣的奪取,已使得這關中,固若金湯
張良微微一笑,“接下來,大王將要面臨楚項猛攻。
故而大王當抽調關中之兵力,屯紮於函谷關之外,一方面可抵禦楚項,另一方面則有威懾之意。”
他停頓了一下,“更重要的是,大王此舉,於關中百姓而言,無異於是要拒敵於函谷關之外。
如此一來,關中百姓將獲得安撫。
待來年春耕之後,再徵發大軍出擊,則三川~陽可一舉平定待到時機成熟,大王應”
張良在劉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劉連連點頭。
但旋即,張良正色道:“不過,大王欲穩定天下,還需早作決斷才是。當斷不斷,必有大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