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悠人那一套,也沒有全部忘光。嘴裡說著空泛的話頭,腦筋裡開始急速轉動:“專業的事情,還是要專家自己來解決。呃,就是木匠去做傢俱。泥瓦匠去蓋房子,箍桶匠那個去箍桶。你總不能讓一個箍桶匠去蓋房子,讓泥水匠去做傢俱吧?這能做的好事情麼?或者一個泥水匠在蓋房子,偏偏一個箍桶匠在旁邊指手畫腳,說要這麼幹,那麼幹”
張叔夜和童貫兩個人聽的都苦笑起來,這個事情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不僅後世的人知道,便是北宋時候許多的有識之士都早就看出這個問題。也一直想加以解決,但是還是像開始說的那樣。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把後周柴家的天下給奪了。到了他弟弟趙廣義,也學著他老哥的樣子,來個燭影搖紅,把他老哥的天下給奪了。
這大宋朝開國的一對太祖太宗,都是謀朝篡位得來的天下。自然的疑心病那是相當的嚴重,不僅不相信武將,也不相信文官,把官銜設計的是相當的複雜和混亂啊。就是想讓那些當官的名不正言不順,不能用著權力去造反。
比如說咱們最熟悉的大清官包拯,也就是戲曲裡俗稱“黑臉包公”的那位,他去世時的官銜是“樞密副使朝散大夫給事中上輕車都尉東海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四百戶賜紫金魚袋贈禮部尚書”,總共四十五個字。
假如現在的記者能夠穿越時空,去宋朝採訪包拯這位大佬,問他能不能把官銜變短一些,估計他會說不能減短,因為減掉任何一個字都無法準確完整地表達他的身份地位和職能範圍。
這一長串官銜其實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那真是改動一個字都不行!
第三十一章 政治覺悟高啊
開頭的“樞密副使”表明了包拯的工作崗位,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
“朝散大夫”表明了包拯的品級,北宋前期公務員共分二十九個等級,朝散大夫屬於第十三個等級。
“給事中”表明了包拯的工資等級,北宋前期公務員工資共分二十個等級,給事中屬於第十二個等級,這一級別的幹部每月能領四萬五千文銅錢。
“上輕車都尉”表明了包拯的功勞等級,北宋公務員共有十二個功勞等級,上輕車都尉屬於第八等。
“東海郡開國侯”則表明了包拯的爵位等級。北宋前期高階幹部的爵位共有十二等,東海郡開國侯屬於第九等。
“食邑一千八百戶”表明包拯擁有一種名譽上的特權,意思是朝廷撥給他一千八百戶農民供他使喚(實際上他連一戶也不能使喚)。
“食實封四百戶”表明了包拯實際上所能得到的福利,表示他每月可以拿到一筆補貼,這筆補貼相當於四百戶農民所繳的稅收(每戶一般都按二十五文計算,包拯食實封四百戶,每月大概能領到一萬文補貼)。
“賜紫金魚袋”表明了包拯的服裝等級,說明他上朝的時候腰側可以掛一隻繡著金魚的紫色小包——這是三品以上官員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最後那個官銜“贈禮部尚書”是包拯去世時皇帝追封的,表明皇帝很懷念他,活著時沒讓他做到禮部尚書,去世以後也得讓他做一回。
再比如那位蘇大鬍子蘇東坡了,翻翻《宋史》,一看這廝的第一個官職是“大理評事”,就認為東坡先生在最高法院當過法官。要是放在唐朝,他的理解絕對是正確的,因為“大理評事”就是“大理寺評事”的簡稱,“大理寺”就是最高的審判機關,“大理評事”當然相當於現在最高法院的法官了。
可是蘇東坡是在宋朝當官,他那個時代的“大理評事”根本就不在大理寺上班,只是一個用來給剛入仕途的低階文官定資歷、發工資的職稱罷了。其實蘇東坡剛當官時的官銜全稱是“將仕郎守大理寺評事籤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公事”,其中“將仕郎”是用來定品級的,“守大理寺評事”是用來定工資的,只有“籤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公事”才是他真正的工作崗位,相當於鳳翔知府(北宋前期沒有“知府”這種官銜,正確叫法是“權知鳳翔府”)的助理。
皇帝的疑心病都到了這種地步了,連官職都不能讓你統一起來。
何況是對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將了,更是猜忌的要命。打仗的時候,預先給你頒下陣圖來,你得按照皇帝的發下來的陣圖排兵佈陣。哪怕皇帝在幾千裡之外,對你這裡的環境其實是一點都不清楚的。有個坑你也得跳下去,要不然監軍就會跑出來,指著你的鼻子說你不遵守皇帝的命令
遵守皇帝的命令仗打輸了,也沒多大的事情。但是要不遵守的話,莫說是你打輸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