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就是了。”
陶如軒便將去王顯鎮的事情和最近一段時間分管工作給方華民簡單說了一下,接著便說起了李明山道:“我聽說審計局最近在對農業局的歷年賬目進行審計?”
這本不該是陶如軒應該過問的事情,方華民的臉皮就僵在了那裡,不過農業局歸陶如軒管,也不能完全算是越權。方華民隨之將僵硬的臉皮釋放了,淡然笑笑道:“是啊,農業局的問題太多了,這些年隨著國家對農業這一塊的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農口單位也成了**的重災區。當然了,我也希望咱們的農業部門不要出問題。可是不查不行呀。”
方華民說著將桌子上的一沓信件交給陶如軒,接著道:“你看看吧,這些信都是群眾反應農業局問題的,有匿名的也有實名的。按照幾個常委的意思是要讓紀委直接進駐農業局的。我還是不忍,明山同志終歸是多年的老局長了,直接讓紀委進駐農業局,明山同志面子上也過不去。我這才提了這麼個折中的辦法,先讓審計局查一查,沒問題更好,萬一查出問題,還能有個補漏的機會。”
方華民如此一說,倒像是他在為李明山開脫了。陶如軒不是縣委常委,也不好打聽常委會上的事情,便笑笑頭道:“其實也該查一查,查完了,大家心裡都踏實。李局長這個人總體上還算正直、正派,就是有些家長作風,做事不講究方式方法,這才會鬧的怨聲載道,也是現在幹部的通病。說白了,像李局長這種情況,還是一個幹部管理問題,在一個部門待的時間太長了不免有些膨脹,也就不好管理了。”
陶如軒說著停頓了一下,略作思考接著道:“我聽說一個典故,說出來不好聽,但我覺得還是有幾分道理的,說養妻如養豬帶兵如遛狗。下面這些部委局辦的頭頭們,也該時常讓他們換換位置,要不然,天長日久了不免要坐大,把縣委、縣政府也搞的很被動。”
陶如軒雖然這麼說,卻並不是建言獻策,而是就事論事,希望方華民能對李明山網開一面,從輕處理。既然不喜歡李明山,那就給他換個位置算了。
方華民豈能聽不出來,不時點點頭笑笑,卻並不以為然。
陶如軒就不得不說的更透徹了一些了,繼續道:“李明山剛才來找過我了,說了許多沒有原則的話,還說什麼要去市紀委投案自首,讓大家都不得安生。我對他進行了嚴厲批評。但是你也知道,人到了這個時候,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方華民的的臉色馬上就不好看了,一拍桌子道:“他要去市紀委就讓他去嘛。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做賊心虛,還要讓大家都不得安生,我倒要看看他會讓誰不得安生。我過去還總以為他李明山終究是個老同志,一直以來都能守紀律、講原則,想不到竟然說出這種話來,那就讓去自首,去告狀。難道汾城縣政府還怕了他不成!”
陶如軒知道話已經說到火候了,剩下的事情就要看方華民如何考慮了,自己再說什麼也無用。不過陶如軒相信,方華民不會傻到要跟李明山鬧到魚死網破的地步。
方華民罵完了,坐在那裡半天不說話。陶如軒也不好再坐了,起身告辭。
從方華民辦公室出來,陶如軒又打電話把李明山叫了過來,見面便道:“李局長,我剛才已經見過二老闆了,好說歹說,二老闆那裡總算給了我幾分面子。不過,結果如何還要看你自己。我的意思是,你儘快抽空再找二老闆推心置腹地談談,不要怕丟面子,認認真真地向二老闆做一次檢討,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和工作上的失誤。另外,為了讓大家都有個臺階下,你最好能主動把農業局局長的位置讓出來。”
沒等李明山說話,陶如軒繼續道:“我給你說,這已經是二老闆的底線了。當然,我建議你同時再去見一見大老闆。這樣會對你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有好處。你說呢?”
農業局局長的寶座,李明山必須讓出來,要不然方華民豈不是白忙活了,就算這一次罷休了,以後也不會放棄,捲土重來是隨時的事情。
李明山唉聲嘆氣半天,終於長嘆一口氣道:“好吧,也只能這樣了。”說完又謝了半天陶如軒。
送走李明山,陶如軒突然意識到自己簡直是在玩火。萬一方華民不肯干休,自己又給李明山這麼說了,豈不連自己也被動了。不過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星期二,陶如軒正跟林業局局長趙執信說如何減少王顯鎮老百姓損失事情,政府辦副主任陸登乾忽然跑了進來,見有人又不好意思地說要走。趙執信就站起來說自己的事情已經說完了,說著站起來又跟陶如軒告辭。陶如軒便站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