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3/4 頁)
兩邊有廂房,南邊是用彩鋼瓦搭的棚子,裡面放著一輛小轎車和幾樣農具。正廳門口一個花壇,正是七八月份的天氣,花壇裡就一副花團錦簇的氣象,煞是漂亮。
陶如軒便站在門樓下面感嘆道:“翟書記,你這裡可了不起啊。算得上是洋房別墅了吧。”
翟雲生謙虛道:“陶縣長這是在笑話我了,我這頂多算是個避風遮雨的雞窩,哪裡能算得上是什麼洋房別墅。”
陶如軒就看著翟雲生道:“要是柏林村的老百姓都能住上這樣的雞窩可就了不得了啊!”
翟雲生就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兩隻手在一起來回搓搓道:“其實也花不了幾個錢,就是個空殼子。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農村人就講究個這個,要是沒有這房子,兒子都難娶上媳婦。”
說著話,一箇中年婦女從屋裡出來了,卻站在你房簷下不敢近前,後面又跟著出來幾個大姑娘、小媳婦,站在中年婦女的背後嘀咕。
翟雲生便介紹道:“我婆娘,沒見過世面。”又指了一個花枝招展的小媳婦道:“我兒媳婦,剛剛結婚沒多長時間。”
陶如軒知道農村女人是不講究握手禮的,就對她們點頭笑笑。不想那幾個小媳婦見陶如軒衝她們點頭,卻咯咯一陣笑聲,哧溜哧溜順著牆根溜了。
。。。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基層調研 中
第二百二十四章基層調研中
翟雲生就請請請地把陶如軒往正堂讓。農村的正堂便相當於城裡的客廳。不過好些家裡也不能算是客廳,正堂大多供著各路神仙和先人照片。供的最多的是觀音菩薩和財神爺,一個保平安一個保發財,有些家裡甚至觀音、財神一塊供。改革發展這麼多年,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也就剩這個願望了。
不過翟雲生的正堂卻是有客廳功能的,正對門跟別家一樣供了一個巨大的菩薩肖像,下面擺著兩個老人的照片,這就說明翟雲生已經父母雙亡。家裡倒是收拾的乾淨利落,中年婦女應該是見過一些世面的,端上來一盤水果,給大家讓。自然沒有人吃。
落座後,很快飯菜便端了上來,滿滿當當的一桌子,明顯是翟雲生剛才已經吩咐過的,而且極有可能大多數是從飯店買的。農村人做飯沒這麼講究。
飯菜端齊了,翟雲生又對黃兆龍嘀咕兩句。黃兆龍便問陶如軒要不要上點酒,大家辛苦一天了,解解乏。
陶如軒要是鎮長的身份,這酒喝也就喝了,倒也無妨,現在身份變了,就不能隨便喝了,老百姓有看法不說,恐怕就連這些鎮村幹部也會照樣學,就說免了吧。黃兆龍還要勸,陶如軒就轉過了臉。黃兆龍就不好再勸了。
“老百姓家裡也沒什麼好吃的,粗茶淡飯,各位領導講究一下吧。”翟雲生拿起筷子往桌子上指了指。
陶如軒就笑笑道:“翟書記,你這可不能算是粗茶淡飯啊。”終歸人家是盛情難卻,也不好再說什麼,就又道了聲謝。
不喝酒,這飯自然就吃的快一些,陶如軒吃飯本來就快,三下五除二解決了,坐在那裡點了支菸。其他人就不好再吃了,也放下了筷子。
黃兆龍便請示道:“陶鎮長,接下來咱們是不是去北嶺看看?”
王顯鎮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是分步進行的,先是南片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接下來才是北片。
陶如軒便問孫麗平道:“北片也開始了?”
孫麗平就看看黃兆龍道:“已經開始了,上姚莊、王家堡、劉溝頭幾個村前段時間已經開始退耕還林、平整土地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後冬便能見成效。”
陶如軒的眉頭卻一下子皺了起來,口氣就不是那麼好聽了道:“孫書記,這樣搞是不是有點急功近利了。夏秋季節的樹苗能栽活?”
孫麗平的臉色馬上就紅了下來,這個那個了半天,就直往黃兆龍的臉上瞟。陶如軒便知道是黃兆龍的意思,也不好說什麼,就還是訓責孫麗平道:“孫書記,我告訴你,這樣搞可是要出問題的。這是小流域綜合治理,不是形象工程。”
黃兆龍覺得不解釋一下不合適,但又是一副為難的樣子,嚥了兩口吐沫,最終沒有說出來。
陶如軒知道他有話要說,就不再說這事了,主要是不能讓他太難看了,就轉移了話題道:“轉也轉過了,大家說說自己有什麼樣的感想吧。隨便聊聊,也不用太拘束了,算是個現場辦公會。就先由劉局開個頭吧。”
按理說,這是水利部門的工程,陶如軒卻把他拉了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