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頁)
的不贊同引進這樣的企業。如果你非要引進的話,我保留意見就是了。”
說完了,陶如軒才忽然意識到,這段時間黃兆龍一直不大出頭的原因,原來是沉下心來找投資去了。這個金屬鎂冶煉企業便是他找投資的成果。從目前金屬鎂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已經基本成了氣候,一旦投資便是個規模企業。誰都知道寧樹斌到汾城後,把發展經濟的第一要義定義為“投資拉動經濟”,以招商引資論英雄早已在汾城蔚然成風。黃兆龍大概是要用這個金屬鎂冶煉企業打個翻身仗。
做通了陶如軒的工作,黃兆龍便要發揮一下民主,嘆了一口氣道:“這樣,我們在黨委會上過一過,看看大家的意見,你說呢?”
這種事情,陶如軒知道是沒辦法阻止的,如果跟黃兆龍硬頂的話,便是阻礙招商引資大計,縣裡恐怕就該給自己做工作了,這是沒必要的麻煩,陶如軒點了點頭道:“這樣也好。”沉默了一下接著道:“全鎮發展規劃已經基本出來了,其中有一個工業園區的設計,你看咱們能不能同時把這個工業園區的雛形也搞出來?”
工業園區建設,自然符合黃兆龍的意願。他就是在自己任上幹幾件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政績,當然不會有反對意見,便欣然答應了下來。兩個人就此達成了協議。
不想晚上,朱立安卻打來了電話,說約了了然真人和屈澤良,大家一塊聚聚,陶如軒已經答應了刁青吟,卻不好推辭朱立安,就先含糊應了,又說能不能過去,一會給朱立安去電話。掛了朱立安電話,馬上又給刁青吟打了過去。刁青吟就有些不高興,埋怨了幾句,又說那就聚完了過來吧。陶如軒只好應了,又給朱立安確定了一下。
朱立安就調侃問,你一個還沒結婚的,難道還有人看著不成。陶如軒不好說什麼,只扯謊說鎮政府臨時有事,不過已經推開了。朱立安也不深究。
約好的照樣是洪福樓,陶如軒去的時候,朱立安已經到了,卻發現有個並不認識的箇中年人,穿戴很考究,只是謝頂了,腦袋上面光溜溜的一個圓,也不遮蓋,戴一副金絲邊的眼睛,斯斯文文的,很有派頭的樣子,像個歸國華僑。
朱立安介紹道:“斯密斯先生,新加坡華僑,大老闆。”又將陶如軒介紹了。
果然是個華僑,陶如軒便伸手跟斯密斯先生親切握握。斯密斯先生開口道:“鄙人姓陳,陳天成。”倒是一口流利的漢語,只是仰揚頓挫,聽著彆扭。陶如軒只好又叫陳老闆,也知道新加坡華僑頗多,他說如此流利的漢語,倒也不怪,見了然真人和屈澤良在旁邊又一一握手致意。
瞭然真人看著陶如軒點頭笑笑,很親密的樣子。陶如軒也回以微笑,知道他這是說自己競選了鎮長的事情。上次跟了然真人不歡而散,陶如軒剛才在路上還有些擔心他會記恨,見他並不介懷,也就釋然了。
分賓主落座,陶如軒問陳老闆做什麼生意。陳天成還沒有說話,朱立安先搶了話,介紹道:“陳老闆經營的是大買賣,生意遍佈東南亞,不過主要生意是飛機零部件的生產和加工。”
一聽朱立安這麼介紹,陶如軒心裡就打起了鼓,忽然想起金屬鎂便是生產飛機零部件重要原料,看來朱立安今天叫自己過來吃飯的目的,恐怕八成是給黃兆龍當說客的。看來黃兆龍對自己還是有些不放心,心裡便覺得有些不是滋味,也不能表現出來,就是嗎是嗎地應了兩聲。
陳天成倒是很直率,朱立安說完,馬上接著道:“鄙人想在貴地投資建一個金屬鎂冶煉加工企業,希望陶鎮長和各位領導能夠多多支援。”
既然說開了,陶如軒便也不藏著掖著了道:“這件事,黃書記已經給我說過了。不過,按照我的意思是不想發展金屬鎂冶煉這種重汙染企業的。但是黃書記提出來了,我就不能再說什麼了。但是我還是想提兩點意見。”
這大概也是陳天成事先已經知道的,就微笑著點點頭道:“陶鎮長有什麼意見儘管提,只要鄙人能做到的,一定盡力而為。”
陶如軒道:“不是盡力,而是一定要做到。首先是排汙問題,所有排汙裝置必須一次性到位,而且必須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建設,不能有半點含糊。其次是今後的發展問題。我的意見是,陳老闆既然回國投資,就全心全意為祖國做點貢獻,在賺錢的同時,考慮一下長遠發展,以發展金屬鎂深加工為主,不要把祖國當成自己無可奈何的選擇。”
其實誰都知道,金屬鎂冶煉是國外發達國家淘汰下來的企業,現在就連南方經濟發展起來的城市,也杜絕引進。陶如是說是他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也是一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