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師兄,你怎麼叫隨緣啊,這名字怎麼感覺怪怪的啊?”
“我也不知道,名字是師傅起的,就像你叫註定這都是師傅起的,我在沒上山前叫蔣大維。”蔣隨緣回道。
“這個我倒是知道一點,說的不對別怪我啊。”河圖拎著一壺茶擺上桌說道。
“你說,你說。”三人很是好奇的看著河圖。
河圖整理了下思緒說道:“隨緣二字取自“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何為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而緣這個就很好解釋了,世間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識的可能性。有可能即為緣,無可能既無緣。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所以我想師傅給你取隨緣二字是希望你能以一種豁達、恬靜的心態去看這個世界,不要事事都一定要爭個勝負,以“人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如果能讀懂隨緣,那麼你就能在風雲變幻、艱難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遊刃有餘,說白了隨緣就是一種對人,對事物,對生活的一種態度。”
三人聽完後恍然大悟,蔣隨緣更是明白了師傅的一番良苦用心,一時間三人都沒有說話,沉浸在感悟之中。
宦天涯站在窗子邊看著自己的四個徒兒,心中有些酸楚和甜蜜,算上安心他這一輩子收了五個弟子。大弟子蔣隨緣出生不凡,其人也很有野心,是滬市青幫蔣三的兒子,為了還當年的人情,他也就勉為其難的收下;二弟子安心,出師以後就被他送到了國家安全部門效力,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國家需要;三弟子還是個孩子,雖武功不錯,可塵緣未了總有下山而去的那天;四弟子和五弟子才入門,還是個雛,別說武功,到了江湖上能不被欺負就已經不錯了。
回首過往,宦天涯發現自己這一輩子基本都在尋徒和交徒中度過,現在好不容易大弟子二弟子出師了,又來了四弟子五弟子,原本他是不想收四弟子陶源的,可忍不住五弟子註定的哀求,再說能遇見也是一種緣,所以也就將就的收下了。
現在看到他們幾個同門師兄弟在一起聊天,不禁想到了自己那時候的事,宦天涯轉身看了眼牆上的畫像喃喃的說道:“小師妹,你還好嗎?”
“不好,我還沒做飯,你們等下,我先去把飯做了,不然中午我們就要餓肚子了。”河圖突然想起中午飯還沒做,說完就急忙起身去廚房做飯了。
剩下的三人看著河圖一副家庭婦男的樣哈哈大笑,笑過之後蔣隨緣說道:“已經好久沒吃河圖做的飯了,想想還真是有些懷念了。”
正文
第八十章 秋去冬來' TOP '
'更新時間' 2012…04…20 21:00:00 '字數' 2008
吃過午飯,四人在一起聊了會天,陶源和劉愛萍就下山而去,蔣隨緣說送送他們,於是三人一起下山。
有蔣隨緣相伴下山的路走的很快,三人雖沒有趕步,可由於蔣隨緣身高腿長為了跟上他的步伐,陶源和劉愛萍也只有加快速度。
到了山下,陶源看蔣隨緣掏出電話,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三人沒走幾步路就看見一個大奔朝他們行來,這時陶源明白蔣隨緣是打電話去叫車了。
坐在大奔上看著馬路兩邊樹木快速的往後退,陶源感覺這一切太有意思了,拜了宦天涯為師,結識了蔣隨緣和河圖,到現在還有一個未蒙面的二師兄安心,雖沒蒙面可從蔣隨緣身上就能看出二師兄安心也不是凡人,畢竟人以類聚。
大奔平穩的停在縣一中門口,下車前蔣隨緣從車上拿出兩張名片遞到陶源手中說道:“以後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打電話給我,我在滬市,以後去滬市玩的話也可以找我。”
“行,知道了大師兄,謝謝了啊。”陶源接過名片回道。
蔣隨緣笑笑說道:“大家是同門師兄弟,別這麼客氣,記住了以後有什麼事儘管打電話給我,別怕麻煩,我解決不了,不是還有師傅嘛?”
“好,大師兄,我們走了啊。”陶源拱手拜謝道。
看到蔣隨緣點點頭,陶源帶著劉愛萍走進了縣一中的大門,門外的世界暫時和他們兩沒有關係了。
“老闆,他們是誰啊?”開著車子的男人好奇的問道,做蔣隨緣的司機也有一段時間了,他從沒看見自己的老闆對誰這麼客氣過。
蔣隨緣挺了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