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一走不打緊,可忙壞了胤祚,一得到郭琇已掛冠而去的訊息,胤祚立刻領著手下兩個三等蝦騎馬追了上去,總算是在城外五里處截住了郭琇的馬車。
“揮手自茲去,瀟瀟班馬鳴。”郭琇或許是看開了,心情不錯,剛一見面就來了句名詩“小——老朽多謝貝勒爺還念得舊情,送老朽一程。”
這哥們總算醒悟自個兒已經是草民了,那個小後面當然接的是臣字,雖說是習慣使然,但也可見這哥們心中還是眷念官場的。胤祚心裡頭明白,卻也不點破,只是微笑著問道:“華野先生(郭琇的號)此去可有何打算?”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郭琇悠然地答了句陶淵明的詩句。
哎,這傻老頭兒,人家陶淵明能那麼悠哉,那是家裡有使不完的錢,能樂得逍遙,你老郭同志家無餘財,兩袖清風,這玩瀟灑的事可不是你能玩得起的,沒準回了鄉里您老還得去當地球修理工。胤祚斟酌了下語句,緩緩地開口道:“華野先生大才,若是就此埋沒鄉里著實可惜。再者,本貝勒奉旨出資辦學,到如今校舍已全,怎奈卻無人可為鹿鼎書苑之掌山。頭前本貝勒也曾問過先生如何創院之事,所謂一事不煩二主,本貝勒就想著請華野先生出任掌山如何?”
胤祚搞的這個書苑命名為鹿鼎,一來是取鹿鳴宴、鼎甲之意,二來也是幽了自己一把,取之於前世那本著名的《鹿鼎記》,算是惡搞了一下罷了。郭琇畢竟是堂堂兩榜進士出身,雖說為人耿直了些,那學問可是好的,至少比胤祚自個兒那半桶水要高出不少,頭前一知曉郭一本要上疏,胤祚就開始琢磨著郭琇的出路問題,趕巧書苑近日裡竣工,缺個掌山,這主意就打到老郭同志身上了:
一來是給老郭同志一個安身之所。二來嘛,也是為自己的書苑打個名聲——老郭同志現下可是名動天下之人了,早被天下讀書人視為楷模,當然僅僅是那些還沒當上官的讀書人。第三嘛,也是為了自家的書苑不受刁難,這道理也很簡單——京城可是國子監的所在地,自家的書苑跟國子監隱隱然成了競爭對手,那起子官員明面上不敢怎樣,畢竟自己貝勒阿哥的身份擺在那兒,可私底下就難說了,讀書人玩陰的那可是一套套地,但有個郭琇坐鎮那就不同了——別看郭一本當官時是人人喊打,可一旦下臺了,那起子當官的必然會使勁巴結:前頭喊打是怕自個兒被“郭一本”給參了,後頭巴結是想跟清官沾個邊,這年頭清官叫好不叫座,可哪個當官的都不想被人叫成貪官不是?這可是名聲問題,只要是能跟有風骨的清官站在一起,無形中自個兒也成了表面上的清官了。胤祚這算盤打得精著呢。
郭琇愣了好久,始終沒有說話,但眼中卻浮起了一層薄霧:掛冠而去,瀟灑是瀟灑了,可吃飯問題就出來了——身無長物、兩袖清風,一旦回鄉,最好的出路就是當個塾師,即便想當個師爺都是不成的,沒哪個官員敢請一代清官當幕僚,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自己離京,滿朝文武無一人相送,連派個僕人來說聲珍重的都沒有,唯獨胤祚這個小貝勒不但親自前來,還婉言相邀,實在是難得。老半晌之後,郭琇一拱手道:“既如此,敢不從命。”
第019章伴駕南巡
處理完郭琇的事兒,胤祚急急忙忙地趕回宮中,就擔心著康熙老爺子有召,這不,剛回屋,連屁股都還沒坐下,高老太監就領著人上門催人來了,說是老爺子上書房有請,照例又是一百兩銀票子送上,卻沒問出個所以然來,只是知道所有的阿哥此刻都在上書房候著呢,老爺子要訓話。
緊巴巴地趕到上書房,正趕上老爺子對老七發火,似乎在訓斥老七的文章狗屁不通啥的。胤祚大氣沒敢吭,悄悄地溜到阿哥們中間跪好,打算矇混過關,沒曾想康熙老爺子那眼可利著呢,老早就看見了躡手躡腳溜進來的胤祚,眼一斜,喝了聲:“胤祚。”
得,被發現了,咱就乖乖站出來罷。“兒臣在。”胤祚慌忙出列,跪倒在地,心裡頭卻也不急,早預備好出外的理由——處理鹿鼎書苑開學大事就是個現成的好藉口,就等著老爺子發問了。哪曾想老爺子連問都沒問,直接來了句:“小六兒今兒這事兒辦得不錯,甚合朕意。”
啥?啥事?老爺子這話咋沒頭沒尾地,搞啥子名堂?胤祚心裡頭一咯噔,猛然省起老爺子說的必然是自己請郭琇當鹿鼎書苑掌山的事兒,可這事兒咱才剛搞定,怎麼老爺子就知道了,難不成老爺子能掐會算,是諸葛孔明一流的人物?不對,此事一準有人通風報信,靠!老爺子究竟在自己身邊埋下了多少釘子,孃的,幸好老子沒揹著老爺子幹啥蠢事,要不然。胤祚一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