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1/4 頁)
而且不止德妃的轉變,十四也轉變了許多,這三天兩頭的往雍王府跑,和胤禛聯絡兄弟感情。母子倆頻頻地對雍王府示好,好似忘了以前的種種不好的事蹟,當雍王府的人都失憶了一樣。
有好就受著,雍王府也不會去拒絕,胤禛還是一貫的作風,並沒有因為德妃和十四的熱情而有所改變。不過胤禛這樣的表現也讓德妃和十四覺得正常,只是他們倆的行為讓胤禛覺得不正常了。
耿精靈也搞不懂德妃和十四在唱哪一齣,如果說他們是為了皇位,可是也沒必要轉變態度來對待胤禛了。畢竟皇位不是胤禛決定的,就是胤禛要幫十四,以他們以前這般的對待胤禛,這堅冰能融化?再者,德妃和十四怎麼就斷定胤禛會幫十四,怎麼就斷定胤禛真有機會,不會自己坐上那個位置卻讓給十四了。
畢竟胤禛是長,而十四是弟,就是傳位也很少會有越過一母同胞的兄長傳給弟弟的,再說了胤禛不一定樣樣都比十四優秀,但綜合能力比十四強是沒得說的。
朝上那些大臣自太子被廢后,還經常同康熙提著儲君之事,只是都被康熙壓下來了。其實康熙心裡也知道大清不可能沒有儲君,他若是沒有定好,待他晚年,這些兒子肯定會為皇位斗的更厲害,到時候會動搖到大清的根基。
康熙無時不刻地在觀察著餘下的這些兒子,可是看來看去,還是他一手帶大的太子更適合,只是廢都廢了,更何況是太子讓他失望了。現在的兒子當中,康熙不是覺得不優秀,他的兒子們怎麼可能不優秀呢。對於下一任的大清之主,儲君人選,康熙更為慎重了。
現在朝中聲望最高的便是胤禩,康熙不是不知道胤禩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心裡也很凝重的。所以如今康熙也是想扶持著一個兒子起來與胤禩抗衡,而為長的老三胤祉雖然主文人清流的那一派,可是勢力上還是弱了些。
胤禛在朝中的聲評不是很好,而且勢力也只是一般,康熙對這個兒子的聽話表現還是很滿意的,心裡覺得胤禛是最適合輔佐下一任皇帝的人選。倒不是沒有考慮過胤禛成為儲君,應該說,每一個兒子,康熙都有考慮過,只是胤禛對朝臣太苛刻了,這一點康熙還是不看好。
而這個時候,十四便冒頭了,漸漸成熟的表現入了康熙的眼,又在胤禛的幫助下,十四一躍成了康熙的寵兒。康熙最希望的便是兒子們的關係好,不要出現兄弟殘殺的現象,前太子也是因為對兄弟寡情才讓康熙不喜,現在十四正好擬補了前太子沒有的。而且康熙吃了紫陽真人的藥後,並沒有感覺到自己有老的現象,十四的年齡還有更大的培養空間,這也是康熙看中的一點。
只是康熙寵了十四,培養著十四,卻並沒有放棄考核著其它的兒子。朝中的局勢越來越不明瞭,胤禩的勢力依舊最大,而十四被康熙抬了起來也讓朝臣們覺得康熙這是在培養著十四,這也為十四拉攏了不少的人。
這一次對十四來說無疑是幸運的,只是這風浪尖口也不是一般人能抵得住的,相對於十四的樂觀,胤禩是嗤之以鼻的。而胤禛一直是在後面默默無聞、辛勤工作的一個,其實他心裡也並沒有底,一樣摸不清康熙的態度。(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百五十九章良妃甍
“八哥,良母妃會沒事的,華太醫一定會治好良母妃的病的。”八爺府裡,老十胤俄安慰著胤禩道。他們大家都沒有注意到良妃生病了,現在知道了,也只是派太醫去給良妃救治,也不知道良妃能不能挺過這一關。
“八哥,華太醫的醫術一向不錯,良母妃會挺過來的。”老九也安慰道,他們確實很少去關注著良妃,而且良妃常年足不出戶,就是她的母妃宜妃也很少見的。
胤禩點了點頭,臉上一片的悲色,因著良妃的病,康熙倒是解了他的禁了。胤禩對於良妃的病並沒有多少的感覺,他並不是歷史上的胤禩,對良妃並沒有多少的母子之情,不過心裡倒是同情著這個美貌不受康熙寵的女人。這若是在別的朝代,良妃這樣貌早就是紅顏禍水一類的了,可是在康熙這裡卻打了折扣了。
其實也是良妃遇上康熙的時候不對,那個時候孝莊還在世,而康熙小時候又經歷著順治和董鄂氏的事,對美貌的女人雖然也喜歡,可是心裡也排斥和警惕的更多。而現在玉妃年氏也是美若天仙之人,只不過是康熙晚年遇上的,所以康熙對待年氏和良妃的感覺又不同。
所以康熙也是時候不對,而且良妃的出身很低,年氏的出生雖然是漢軍旗,可也是在旗的官家貴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