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4 頁)
精衛別招搖了,耿精衛如今有心娶瓜爾佳書蘭,所以倒也安分老實地待在府裡。
殿試時,密妃和十六格格經過康熙同意藏在了屏風後面,關注著殿前的考生。李雲峰表現的很出色,滔滔不絕把李氏給他灌輸的知識給說出來,發展農業商業、開海禁、訓練水師什麼的。康熙聽了眉頭微擰沉默的不吭聲,讓下面的李雲峰有些緊張,而其它人也是噤聲。
其實李雲峰說的這些,胤禩有上過奏摺跟他提過,而且年羹堯也呈過奏摺談海禁和水師的問題。朝中大臣大都對海禁是持反對意見的,康熙作為一個皇帝自然是想做出更多的功勞,只是康熙心裡也並不是很贊成開海禁,但對這項提議心裡還是重視的。
看著面前的李雲峰,康熙點了點頭,這李文燁的兒子倒是不錯。後面的密妃和十六格格自然也是注意到了康熙動作,密妃心裡並不看中李雲峰,心裡覺得李雲峰門第不高,條件比耿府差一些。但是十六格格可不怎麼看,看到面目清秀,溫文儒雅、才華橫溢的李雲峰,十六格格有些心動。她一直喜歡這樣書香之氣的男子,這比她在宮裡看到那些哥哥的伴讀好多了,如果李雲峰以狀元郎的身份成為她的額附,身份倒也合適。
殿試之後,沒有意外的,李雲峰中了狀元,可是十六格格的額附卻沒有訂下來。李氏心裡有些失望,不是中了狀元就會賜婚的嗎,難道康熙還有密妃和十六格格看不中。李氏決定派著暗衛進宮去查探一翻,得知十六格格有意向,心中一動,讓人到了街上買了一些才子佳人的話本。經過了暗衛假扮宮女的私底的運作,這些話本很快就到了十六格格手裡了,李氏也趁此在十六格格身邊安插了暗衛吹耳邊風。
於是宮裡,十六格格便同密妃有了一番的抗爭,也求到了康熙這裡,最後康熙幾番的思量,下旨封了十六格格為和碩公主,定了李雲峰為十六公主的額附。
密妃心裡失望著,她以為康熙會封十六公主為固倫公主的,畢竟康熙現下最寵的是十六啊,卻沒想到只是和碩。而密妃和十六公主不知道的是,當康熙把十六下嫁給漢軍旗李家時,就沒打算抬高十六的身份,這首先也是從朝中的利益先考量的,畢竟漢人也是要適當安撫的。
滿八旗子弟被康熙這一出給弄的措手不及,可是康熙的聖旨一出了,也無法改變什麼。這邊李府輕鬆尚公主之時,夭紅從春闈的一些官員那裡搜了一點資料出來,倒讓她獲取不少的秘密呢。
今天查了不少的資料,更新有些遲了。最後考慮了一下,還是把十六格格下嫁給李氏的弟弟,讓李氏先得意先吧。
推薦票票好少,親們如果有空的話就順手給支援一下輕輕吧,謝謝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嫌棄
十六的額附人選定下來了,讓整個大清都很意外的便是出身於漢軍旗的李文燁最小的嫡子狀元郎李雲峰,這可是大清頭一號公主下嫁漢軍旗的。
康熙這一出雖然讓滿八旗的心裡不舒服,可是卻無法申辯,畢竟九公主是下嫁滿八旗的佟氏的。可是對漢軍旗甚至大清朝漢人來說,這一出無疑是安撫了廣大漢人的心思,覺得皇帝並沒有斥漢人。
面且十六公主都下嫁了漢軍旗了,這表示皇朝對漢人也是認可的,以滿人蒙古人也不會胡亂地輕視漢人。要知道自清兵入關以來,漢人的地位並不高,即使入朝為官的漢人還是會受到滿人的歧視的。不過這大清畢竟還是漢人多,滿人也不過是個入侵者,要想長期穩住大清皇權自然得安撫著漢人的。
現下大清在康熙的統治下雖然是繁榮了,可是紫禁城之外揭杆起義的漢人可不少,甚至白蓮教,前朝朱三太子,還有大清的其他少數民族起義的。隨處弄出一點事情都讓康熙頭疼,他不斷地派兵去鎮壓,可是民眾起義鬧事卻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似的給朝廷製造混亂。康熙又不可能下令把漢人殺光,除非他不想做皇帝了,或者想做光桿皇帝,殺了漢人也是等於自取滅亡。
密妃和十六格格以為康熙這是順了十六格格的意思,卻不想康熙那是另外有考量的,一個和碩公主的封號給十六格格算是很體面了。
康熙的三位皇后,赫舍里氏和鈕鈷録氏並沒有生女兒,佟氏倒是生了八格格,可惜早亡。所以十六公主之前倒有五位獲封固倫公主封號的,便是榮妃的三女,德妃的九女,還有貴人郭絡羅氏的六女。通嬪的十女,還有一位養女是康熙之弟恭親王常寧之弟一女。
如今十六格格是大清最得康熙寵愛的女兒,密妃自然是希望十六格格獲得固倫公主的封號的,她心裡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惜,康熙卻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