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第2/4 頁)
一些破產拍賣的電影公司大多價格都不會太離譜。
資本主義世界,永遠都存在著生產的東西越來愈多,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少的矛盾,有著人們收入越來越高,但是要高收入卻只能盤剝其他國家,盤剝的國家卻會越來越少的矛盾,這種矛盾也總有一天會把整個地球拖入戰爭的深淵。而到了現在,世界上因為有著中國和美國兩個巨大的吸血蟲,經濟危機也是層出不窮,最近的一波經濟危機影響太大了,美國的很多公司都開始破產,這中間就包括很多的電影公司
破產公司將會被美國政府拍賣,但有的電影公司已經拍賣幾年了也沒有賣出去
李晨燦仔細地看著這些電影公司,他對電影公司的片庫都沒有太大的興趣,畢竟他現在有那麼多的電影創意,守著點影片庫什麼意思都沒有。他還是要自己白手起家把這個點影片庫給真正充盈起來。
他有著這樣的能力。
如果是自己直接組建一個電影公司的話,他實在是缺乏這樣的經驗如果收購一個電影公司,收購一個破產的年份比較近的電影公司的話,他們的執行體系還在那裡,到時候可以拿過來用。
而且,他們的很多老員工可能現在還在失業狀態之中,這些都是經驗豐富的電影公司的人,到時候可以用來組合成這個電影公司的執行體系。當然,這些老員工也不能全部使用,不然的話,他們可能會形成一個體系來對抗自己,這是李晨燦不允許的到時候自然也要招進來一些新員工,反正在經濟不太景氣的現在這種年頭,要找到工作人員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
至於說這些電影公司之前破產了自己現在能不能讓他們重煥生機的問題,李晨燦絲毫不擔心——他腦袋裡有那麼多的電影,那麼多璀璨的文化產品絕對不是白搭的。
如果收購那些已經破產了好幾年的電影公司,他們的那一套執行體系和曾經的溝通物件都已經不在了,想要重新集合起來特別困難所以李晨燦把這些比較年代久遠的電影公司給排除,剩下來的都是年代比較近的公司。
李晨燦開始捉摸著這些公司的收購價值。
他現在還真是什麼事情都得親力親為,這樣讓李晨燦更是皺眉,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幸好,等到魏安生來到這邊之後,很多事情就會輕鬆一下,李晨燦還是明白魏安生的實力的,只要他融入了這邊的工作,很快就會取得成果。
第五一九章 《JAM》美國之聲登頂
李晨燦大致鎖定了三個電影公司作為自己的目標。
這三個電影公司破產的時間都不遠,大致就是在五個月之內,而且他們都是創立比較年輕的公司。
例如其中的海嘯電影公司,不過只是大前年一月份才創立的,當時憑藉幾個小成本片的飛速發行而擁有了一定的資產,只不過之後就因為一部大成本電影的投資失策,瞬間就跌入了破產行列,直接申請破產保護,然後開始被美國政府拍賣。
這種依靠中小成本電影製作和發行得到效益生存下來的電影公司,實際上他們的能力並不算太強,最可怕的一點是他們容易自信膨脹,然後開始涉足大電影製作。
如果運氣好,挺過去了,這個公司說不定能夠發展壯大,但如果運氣不好的話那事情就悲劇了。
一個電影公司很可能被直接拖垮!
除非是李晨燦這樣的明顯知道什麼電影能火然後去拍這種電影的人,否則的話,誰投資電影不是戰戰兢兢的?電影雖然如果成功了收益高,但如果失敗了,那後果也十分嚴重。
當初的《埃及豔后》差點把福克斯直接給拖垮,電影投資那麼高收益那麼低讓人幾乎要去自殺類似的事情多的很在成功者的輝煌之下,也埋藏著無數失敗者們的屍骸。
而這個海嘯電影公司,也正是這樣的失敗的犧牲品。
其他的兩個電影公司情況大同小異,有很大的相似性。
主要就是投資選擇的問題,並不是說公司本身的組織有問題,這樣的話也符合李晨燦的要求——在選擇電影方面,他根本不用擔心,自己腦袋裡有那麼多的經典電影,就不信還不能讓這樣的一個公司起來。
不過李晨燦現在主要就是瀏覽這幾個電影公司的資料,至於具體的決定還要等著看看之後的情況
再然後,魏安生也來到了美國。
就在這一段時間之內。《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銷量還在走高,而且在歐洲上面,進行銷售之後居然和美國市場一樣火爆,這些都讓人十分驚訝。
從李晨燦的角度來看。他反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