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4/4 頁)
,桑春已急得象熱窩上的螞蟻,在會客室裡坐立不安,面前的菸灰缸已填滿了菸頭。
“你說小文他怎麼就聯絡不上呢?”桑春低聲嘀咕著,還不時掃了坐在對面的葉振捷和沈清一眼。因為葉振捷在聽到這事後,說要找那個什麼主任反映一下情況,但那個主任的秘書回話說領導剛好在忙,到時可以抽空彙報一下。
“小丁又不是高官,他出面也不能改變既成的事實吧。”沈清喝著菊花茶,卻還有閒心情與葉振捷論起茶道來,無法讓心急如火的桑春沉靜下來。桑春只好喚了桑木蘭去準備午飯,自己又急奔奔出去。
見會客室此時只留下二人,沈清幫葉振捷添滿茶水,說道:“葉老,這個小丁還是挺有想法的。按他的設想,將這個海島打造成育苗和養殖基地。將加工廠辦到對面海岸去,整個形成了一個產業鏈。無論從哪方面看,比之在島上建什麼別墅更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葉振捷身為全國人大代表,對地方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屢見不鮮。人道是:百年樹人、十年植樹。單單以城市的綠化而論,地方上哪任官員不是以種草為主、植樹為輔,因為種上草從門面上來說見效快,而植樹卻至少得等上六七年。培育一些基礎企業和一個產業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中蘊含著不少的變數,不如房地產開發來得穩和快。賣了地皮,既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讓基層部門有了經濟;又可使GDP大幅增長,在政績添上濃重的一筆,這兩全其美的事,地方官員怎會拒絕呢?可到頭來,地的資源越來越少,而當地老百姓的收入卻不見提高,遠遠低於當地GDP增長。
“老沈,這個孵化和育苗基地的提法倒不錯。不過,要經過論證才行,我個人覺得這個海島的地理環境不是很適合,受許多自然和人為因素制約。”
沈清仔細想想也是。一是受限於海島本身的面積,實施現代廠房式標準化養殖比較困難,擴張空間有限;二是受海洋氣候影響非常明顯,一旦季風來臨,將面臨不可知的危險;三是小島處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