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長寧宮供奉的雖是道教神仙,但皇后一向喜歡佛法,故遠遠便聽到木魚聲聲。邁步進入殿堂後,堂上神像森森,油燈長明。皇后一身素服,雙目微閉,手握佛珠,口中唸唸有詞。玉簫隨侍在側,為燈裡填些香油。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玉安跨進門檻時,皇后正默默唸著《金剛經》裡的經文。
“娘娘。”她輕聲叫道。木魚聲停,皇后睜開雙眼。玉安走到她跟前蹲下身道:“對不起,玉安回來晚了!”
皇后微微一笑,臉色卻是無比的平靜,道:“玉安,謝謝你來看我。”
玉安詫異地看著她,“娘娘”
身後的玉簫道:“公主可算是回來了。娘娘遭逢奸人陷害,還請公主轉告官家,求他明察啊!”
皇后搖搖頭,淡然一笑,“官家一生謹慎行事,畏天地,守法度,敬臣民,又豈會為了我而違反宮規律法?我得勢時,別人在我掌中,如今得勢的人,何嘗不在官家掌中?而官家又何嘗不在臣民掌中呢?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世事兜了個圈子,終有一天還會回來的。這些年來我高居後位,料理後宮,真是太累了。像現在這樣白天誦讀經書,夜晚在夢裡和正陽、祈鉉相會,倒是難得的清靜。”
玉安抬眼看著跟前的神像,尊尊面帶微笑。皇后改變的不只是身份,她的心也改變了。
曾經玉安是那麼痛恨高高在上、手握權柄的皇后,可如今她跌落高座,玉安卻發現起初對她的恨意,早已在蒙受她諄諄教誨的點滴中煙消雲散。
“玉安賀喜娘娘終得這清靜的太平時光,娘娘保重。”臨別時,玉安俯身向皇后行了一個大禮。
走出正殿,玉安覺得心事沉沉。當木魚聲漸遠時,出門相送的玉簫突然拉住她的衣袖,跪在了她的跟前。
“玉安公主,皇后雖看破紅塵事,可暗地裡作祟的小人卻未必會這麼輕易地放過她,求您看在娘娘對你有再造之恩的分上幫幫她!”
玉安連忙扶起玉簫,問道:“玉簫姐姐,當初是誰推薦那個奶孃進宮的?”
“她確實是國舅爺家裡的人,娘娘見她細心周到,便留下了。”
“玉簫姐姐可知道五皇子中毒有多深?”
“五皇子服藥的時間不長,但他年幼,傷著了腦子,長大後說不定會是個白痴。”玉簫嘆息道,“如果娘娘當初聽從了公主的建議,除掉這個惡婦,又怎麼會像今天這樣有苦難言。”
“虎毒不食子,這未必是尚美人所為。”玉安搖搖頭,“冊封皇后必定會賞賜九十九工匠三年打造的鳳冠鳳袍,勞力費時,因此歷代皇后的禮服都是代代相傳。不知娘娘的這套服裳如今在哪裡?”
玉簫道:“娘娘被廢后,官家卻沒有下令收回那套鳳冠鳳袍,我知道其中的利害,故悄悄存放在長寧宮一處秘密的地方。”
“那好。”玉安思忖片刻後湊到玉簫的耳邊低語幾句。玉簫會意地點點頭,玉安便帶著笙平辭別了長寧宮。
翌日,官家便傳召玉安到觀文殿侍讀,並諮以政事,一切似回到了從前。皇后被廢后,因為玉安最熟悉她的職分,許多事便分派到了玉安的身上,玉安便將墨蘭調回了司寢局擔任司苑,以自由出入各殿閣,同時許承佑和內侍們的聯絡也更頻繁了。
雖然在離宮前為皇后翻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她還是想做一些嘗試。
霽月閣的生活很平靜,但朝中卻越來越不太平。新政如火如荼,越來越觸及舊派大臣的根基,反對聲越來越強烈。而派駐各地的按察使也確有以權謀私,中飽私囊之行徑。奏章上到朝堂,新舊兩派的相互攻訐幾乎是早朝的必修課。
趙禎自知“除舊”方能“迎新”,亦只將兩派的衝突視為變革中的陣痛,各自安撫後一切照舊,並不放在心上。直到御史中丞王拱辰的一道上疏引起了他的注意。
國朝對外戚、內侍、朝臣的各種約束,無一不體現了歷代帝王們對朋黨的厭惡,故當王拱辰提及新派的諫官和名士聚集醉酒後評點古今政事,“出了大朝又入小朝”,趙禎便即刻傳了范仲淹等人親自過問。
不料范仲淹認為君子結黨則於天下有利,不但不認為是錯,反而頗感自豪。趙禎雖不便多說,心裡卻極不認同。漸漸地,他開始隱約感到新政已漸漸淪為朝中結成派系的藉口,外事不成卻內耗無數。因此他便採納了莫允賢的建議,開始考慮祈鑑和祈鈞的婚事,並將立儲之事提上了日程。
新政雖有諸多爭端,但祈鑑在修習武備和齊州治水的成績卻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