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誰說除了官員都是些普通百姓,那些奸商一看直接對百姓發售,更是花招齊出,幾乎將所有的糧食席捲而去,更多的是從那些按人頭髮放的百姓手中高價購買,那些人難道就不知道有時候能抱著金子餓死,”光崇帝甚至有點覺的白費力氣,自己的一番苦心全被糟蹋了。
若不是各地饑民四處暴動,僅有的幾支軍隊疲於奔命,幾乎鎮壓不住局勢,跟本用不著去花心思動用老本來安撫這些亂民。
皇帝道:“朕倒是奇怪,本朝對這些奸商向來嚴酷,誰給了他們這麼大的膽子來發國難財,就是把他們抄家後大部分的糧食不見了蹤影,細查下也是毫無結果。”
德妃忽然抬頭向北看了看,“會不會是遼西……”
光崇帝沉思了下,斷然搖了搖頭,“恐怕不會,遼西本來就是苦寒之地,自南宮卿八年前于山海關大勝而來,局面雖然有些穩定,可是近幾年後金的一直攻勢不斷,他恐怕顧不暇及,何況現在大批採購糧食的行為都是在江南一帶發生,各地的密報絕沒發現大量車隊北行。”
但是又沉默,當年到底是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不可知,雖然北疆這些年來安穩了不少,後金再也沒能犯進山海關,可是南宮絕稱不上一個忠心臣子,在調兵的上面推三阻四,若不是當年自己說出口的不干涉其政的金口玉言還有外敵的頻頻犯邊,那能容忍他如此的藐視皇權。而且這些年在遼西的探子是損失了一批又一批,只能有些隱約的訊息傳來,據此判斷還是太過武斷了。
德妃忽然道:“如果說是八年前就可以輕鬆的打敗後金,可聽說這些年來那些湧進遼西的刁民把他的人口增加了好幾倍,實力應該略有上升才是,又怎麼能一兵一卒也抽不出來。”說話間看見皇帝冷冷的看著自己,心覺不自在,緩緩的低下了頭去。
光崇帝冷道:‘你不是說不幹政的麼,怎麼能在遼西的問題上如此的糾纏。”
德妃略有委屈,“道:臣妾這也不是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著想,何況皇上有言在先才允許亂說的。”
光崇帝臉色緩和了些,德妃說的雖然針對性強了點,可是並不無道理,看來其中確實存在些問題,再也不能看表面,不過要採取什麼措施才好呢,當年自己許下的不干涉政務的諾言此刻竟然活活的擋住一切,讓自己簡直難以下手,就算是發什麼聖旨過去,南宮就是想推就推了,若要氣急兵伐,不但是道理上決過不去,就是那些只能在各地鎮壓下亂民的軍隊也不可能和歷經百戰的遼西相提並論。
可惜當年對南宮甚是相信,國內也矛盾紛起,無暇北顧,當回過神來的時候,遼西幾乎已經被南宮孤經營的如鐵筒一塊,再也插不進手去,就算是向和原先的那些地方勢力聯絡也是不成,估計他們在南宮的嚴密控制下日子也不會好過,可那些人不是已經徹底的投靠南宮,就是直接一家族的銷聲匿跡不見蹤影,或是死於意外,或是被後金亂兵所殺,就算是想動員那些人想到京城去告御狀,讓民間的勢力去把南宮給趕下臺,恐怕也無絲毫的證據。
想到下密詔接連調去的幾隊密探,光崇帝嘆了口氣,南宮真的有這麼大的力量麼,這些人還沒等到了嶺城,就全在半路上面無聲無息了,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用宮中秘法訓練的高階武士,就算是在千軍萬馬中間也可輕易脫身,可是現在……
再想起那些火炮,忽然有種吃了蒼蠅的感覺,山海關大戰名震天下,似乎根本就無冷兵器的交鋒,南宮只用了個炮群就奠定了戰局,心中確實震撼,那些紅衣大炮還是從紅毛人那裡買回來的幾門,皇帝見其新奇就封了個大將軍的名號給它們,本是看玩笑之舉,這個火炮雖然略有威力,可是缺點實在太多,兵部的人根本沒看就表示出了一大堆的不滿,所以就放在倉庫裡面放著,在他們看來兵甲之道乃是正事,三軍齊心自可所向無敵,皇帝也學習的是王道,自也再不關心這取巧之事,這樣就閒置了下來。
若不是當年南宮上任前在倉庫的裡面發現了它們,也許就一直鏽在裡面,真的不知道當時兵部的是誰當的家,現在翻閱當時候的帳簿,在上面明明白白的寫著“廢鐵貳千斤……”
光崇帝越看那個廢鐵越是刺眼,廢鐵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恐怕是誰想都不敢想的,把當年那個管倉庫的小官拉看砍了頭,不由的尋思。莫非其中還是有什麼奧妙不成,可是好容易拉回了幾門,派了幾個匠師去研究,都說正是當年南宮領走的那幾門,頓時心中是什麼滋味都有,就是皇帝自己也極為關心,幾次視察,但是進展緩慢,再發令遼西,南宮竟然回令其他的火炮都是照這些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