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話,別窩在廚房裡。”喻巧慧說著,又道。“等孩他爹回來後,再去老屋也不遲。”老屋裡人可不少呢,得了信都跑過來了,把閨女圍了個嚴實,哪還有她的事。
第126章
牛車緩緩地朝著村口走去; 施豐年坐在上面; 頭戴斗笠身穿蓑衣。
胡為農路上碰見,隨口問了聲。“這是上哪去?”如果沒什麼要緊事; 一般下雨天是不出門的,比較麻煩。
“去趟鎮裡。”
“去鎮裡?”胡為農掃了眼他的牛車,乾乾淨淨地,沒有擱任何物件或東西,便有些好奇的追問了句。“去幹啥呢?要是缺日常用品; 就說聲兒; 我家裡有的話,就拿去用著; 下雨天往鎮裡去; 挺費勁的。”有牛車坐,也走不快呢。
施豐年咧著嘴笑。“去買點菜。”他沒忍住,又喜滋滋地添了句。“我閨女回來了。”
“你閨女……”胡為農剛開始沒反應過來,話說出來後; 頓時就知道說的是誰; 臉上立即有了笑,異常的高興。“是不是小小回來了?”
“對。剛回來。”
胡為農不再往下追問,也不著急往田裡去,反而滿心歡喜的回了家。
小小回來了; 可得跟家裡說聲; 正巧下雨天沒甚事; 就去施四郎家裡說說話的。
“就回來了?”李春花詫異的說了句; 這才剛出門呢。“你沒去田裡吧。”雖是問話,語氣卻很肯定。
胡為農笑著搖頭。“沒有去田裡,路上碰著四郎,說了兩句話,才曉得小小今個回來了,咱們得過去看看的。”
這可是他的救命恩人呢,都三年多了,總算是回來了,得去看看。
“小小回來了?你沒聽錯吧?”李春花有點不敢相信。都三年多了,小小真的回來了?咋靜悄悄地哩,村裡都沒點動靜。
胡為農很肯定的點頭。“我聽四郎親口說的,他往鎮裡去買菜。”
“成。你等著,我去收拾點吃的。”李春花匆匆地往廚房去,隨手拿了個竹籃,撿了二十個雞蛋出來,又將才買回來的魚搭竹籃邊掛著,掃了眼廚房,將半條豬蹄也拿上了,看了眼竹籃,覺得差不多,這才美滋滋地往外走。“這麼久沒見,也不知道小小變成什麼樣了。”
胡為農頭戴斗笠身穿蓑衣,不需要打傘,他幫媳婦撐著傘,夫妻倆快步往施四郎家。
喻巧慧幾人在屋裡正說著話呢,氣氛樂呵的很,六六一個勁的傻笑著,可歡喜了,小臉蛋紅撲撲地,眼睛亮晶晶地望著姐姐,心想,姐姐回來了可真好,心裡頭可美了。
“聽說小小回來了,正巧閒著沒事兒,我們就過來說說話的。”大門敞開,兩家情分好著呢,胡為農夫妻倆就直接往堂屋裡來了,說話的是李春花,她邊說話邊把竹籃往桌上擱。“好久沒見著小小,家裡有的,就隨手拿了點,這孩子,幾年不見,大變了模樣呢,越長越俊俏了。”笑得眼角都起了褶子,眉眼透著慈祥,說話一團和氣,特別的溫柔。
“胡大叔,胡大嬸子。”施小小笑嘻嘻地喊著人。
於氏麻利的端上兩杯熱騰騰的茶。
喻巧慧看著桌上的竹籃,倒也沒客氣,正因為交情深,知道他們的想法,這點心意才不能拒絕。“小小回家了,我想著,得熱鬧熱鬧,讓孩他爹往鎮裡買些菜,要是家裡沒甚事,一會兒都別走,留下來吃個飯,沒外人,就是咱們幾家,樂呵樂呵。”
當年說的,雖是兩姓,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話,是大實話。這麼些年,胡家和施家處得是極好,尤其是施四郎和胡大郎兩家,簡止就跟親兄弟似的,有事只需要說聲,甭講客氣話,沒時間也得挪時間出來幫著搭把手。
“當年呀,多虧了有小小呢,我這身子板才沒落下病根,活蹦亂跳的,跟個沒事人似的。”胡為農一個農家漢子,也不會說什麼漂亮話,就是實打實的,想啥說啥。原想著,以後多幫著點小小,答謝她的恩情,哪裡想,她一走就是三年多。
梧桐山的道觀裡,他們也去過幾趟,逢年過節的,都會過去看看,拿些吃的用的,就是仍見不著人,心裡難免有些失落。
施小小怪不好意思的。“胡大叔,都是過去的事啦,咱們就莫要提了撒~”
“多大人了,也還是一樣愛搞怪。”喻巧慧幫著搭了兩句話,又道。“都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些事兒,以後啊,就莫要提了,說到底,她學了本事,也是她應當的,該有這責任,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是吧,老話說,多大人就擔多大事兒,都是命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