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3/4 頁)
,站洞口還會被雨水濺到。
柳叔熊地主木老漢夫妻倆打掃著山洞,施小小和沈松泉看著倆個孩子。
小六六被嚇著了,在姐姐懷裡睡了覺,醒來後就好像忘了般,和福寶哥哥玩的特開心,咧著嘴笑,傻乎乎。
打掃好山洞,柳叔和熊地主又把帳篷拿了出來,先了個合適的地方,將帳篷搭起,本來想解了馬車,帳篷讓給大白小白,這麼大的雨,時不時的有雷鳴閃電,不好呆樹下躲雨,總不能讓大白小白一直淋著雨,再強壯的馬也得淋出毛病來。
對施小小他們來說,大白小白雖是馬,卻也是像家人般的存在。
“你們最好啊,直接連馬帶馬車呆帳篷裡,人也呆帳篷裡。”木大娘見他們的動作,出來提醒了句。“兩個村子,都會躲到山裡來,山裡能避雨的地方,攏共就那麼幾處,只讓馬呆在帳篷裡,回頭得鬧出事來。”又都是外鄉人,老的老小的小。“這雨太大了,還不知道要下幾天呢。”
熊地主是個生意人,聽她的話便知其深意,對著木大娘笑了笑,當即把馬車套上,牽著大白小白進了帳篷裡。
木老漢夫妻倆的物件,就搬了點凳子門板啥的,搭了個臨時的簡陋低矮床,別的依舊放在馬車上。
手頭的事忙完,幾個男人又去尋了點枯樹枝當柴,撿了石頭搭了個灶。當時馬車上特意拿了半捆柴,方便燒火,撿回來的溼柴可以放灶邊烘乾,至於做飯的物什,馬車上都有。
忙忙碌碌間,隱約聽見了說話聲,有人往這邊靠近。
是木大娘撐了油紙傘和施小小去接根老漢一大家子,用木大娘的話說,人多,擠是擠了點,總歸要安全些。而且根老漢一家子都是厚道人家,相處了大半輩子,情分深著呢。
根老漢一大家子,趕驢牽牛拉拉雜雜,走得比較慢。被木大娘和施小小接到了山洞時,根大娘拉著木大娘的手,激動的熱淚盈眶,一個勁的道著謝。
“山洞太小,這雨也不知道會下多少天,咱們得搭個棚子出來,就依著山洞口往外搭,大夥兒加把勁,趕緊把棚子弄好,就可以換衣服坐著烤火喝薑湯。”木老漢的話,根老漢一家子都覺得在理沒有任何意見。
老弱婦幼都呆在山洞裡,山洞裡升了堆火,旁邊擱了圈需要烘乾的溼木,年輕力壯的就各自忙開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趕緊把棚子搭出來。這事兒,施小小他們沒有幫忙。
當時去接根老漢一家子過來時,木老漢夫妻倆就說過,人接過來後,要幫忙也別幫太過,量力而行,一會兒搭遮雨棚子就別管,有他們在呢。老的老小的老,得想周全點,兩大的著了風寒怎麼辦?這樣的情況下,要藥沒藥要土方子也沒地兒找,都得硬扛著,犯不著,真的犯不著。
木大娘話說的直白,她算是看透透了,什麼積福積德,人吶,還是得自私點。
遮雨的棚子才搭了個頭,嘩啦啦的雨聲裡隱約夾著說話聲,有人往這邊過來。
木老漢和根老漢對視了眼,讓家裡的娃兒繼續忙著,他倆去前面看看。這個小小的山洞,已經塞不進人了,不能再過來了。
誰曉得這雨會下幾天,這地方得守住了!
“我就記得這邊有個山洞,果然啊!木老漢根老漢你倆不厚道啊,也太麻溜了些。”一個小老頭,個子不高,很瘦,黑黑的,身板兒卻硬朗的很,靈活的在前面開道,見著木老漢和根老漢,他率先開了口。“你倆在就好,正好有個伴,人多才能守得住地方。”
木老漢不怕得罪人。“山洞太小,已經沒地兒了,你們再找個地兒吧。”
“山洞就那麼點地,我們倆家塞進去就夠勉強了,福二趁著現在人少,趕緊去找個能避雨的地方,一會人越來越多,只怕更難找,得往深山裡去才行。”根老漢和氣的勸著。
“山洞又不是你們家的,哪裡由得你們說了算。”福老漢身後的漢子,不樂意的嚷了句。
“我們家也沒幾個人,多數是青壯年,跟你們呆一個山洞,是為你們好,就你們倆家,能守得住一個山洞?”
“根老伯,人多力量大,山洞小,本來就擠,大夥兒齊心點,可以往外搭棚子,也就一會的事情。”
根老漢看了眼福老漢身後,福老漢一家子確實沒什麼婦弱,四個兒子,就大兒子成親娶了媳婦,後頭三個都是十幾歲的大夥子,說是青壯年,這話一點都沒錯,更重要的是,福老漢一家子都比較野蠻兇狠,他們覺得有理就不會退半步。
“不行,往外搭棚子也不行,棚子能搭多大?我們兩家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