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頁)
相較於內陸地區不是遭遇水澇就是乾旱,臨海的蓬萊縣無疑要風調雨順得多,特別是在中樞朝廷提倡種植紅薯等高產作物、提高糧食產量後,山東等地糧食產量節節攀升、甚至與號稱‘魚米之鄉’的江南一代相提並論,成了大明現如今重要的糧食來源之一。
這位出宮辦差的小黃門到達山東蓬萊縣時,戚承志戚將軍正待在一個交通相對閉塞的小漁村,利用幾艘不大的帆船、以及打魚的漁船、為他手下的新軍練習水性。由於小漁村半封閉,除了他們這些未來的海軍主要骨幹就無其他人,戚承志直到幾天後,才透過找來的妻子口中,得知楊太后下了懿旨,讓他進京議事。
戚承志先是對已經等得心急火燎的小黃門表達了自己的歉意,接了懿旨後,便讓妻子整理行裝,一起進宮面聖。
“太后娘娘應該有重要的事找為夫,不然不會特意下懿旨招為夫進宮面聖的。”戚承志笑著對他的話語有些遲疑的妻子說道:“太后娘娘雖說因為陛下年歲小的緣故垂簾聽政,但到底是寡居的婦人,貿然見同齡外人,容易惹人非議。太后娘娘大氣者自不會在意,只是為夫身為屬下,承蒙太后娘娘高看,自練一軍仍可沿用戚家軍的名頭,然當為太后娘娘考慮才是……”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完成麼麼噠(づ ̄3 ̄)づ╭?~
☆、第六十八章
好吧; 戚承志的理由太過強大; 至少說服了想留家照顧幼子的戚夫人,夫妻倆隨著前來宣讀懿旨的小黃門一起趕往京師。
戚承志出身將門,所娶妻子李氏也是將門出身; 身體素質自然比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好了不少,就連馬兒也是會騎的。
因為耽誤了一些時日,小黃門怕楊太后知道後會怪罪,便從驛站取了三匹快馬,三人分騎一匹,跟著護衛安全的普通錦衣衛一起,騎馬趕路。由於日夜兼程,馬兒累了就在驛站調換; 戚承志夫妻倆很快就趕到京師; 並進宮面見了楊太后和朱慈燐小皇帝。
“母后,這位就是新軍教練; 未來的海軍元帥嗎?”穿著小版明黃色團龍袍,頭戴烏紗翼善冠的朱慈燐瞪著大大、圓圓、好似葡萄一樣兒的眼睛,上下打量這‘搶了他的錢’的戚承志; 面帶笑容; 心裡卻想著; 錢花了就算了,但是如果錢花了、所謂的新軍卻沒有練出來,那就……呵呵,
朱慈燐藏在衣袖裡的爪子用力一握; 小豆子說了,世上最慘之事就是斷後,如果花了朕的錢、新軍卻沒有練出來,呵呵噠,就算鬧到母后面前,他也一定令其斷後……這麼想著,朱慈燐衝著戚承志笑得越發燦爛。
這倒黴孩子……
楊太后要是知道你有這種想法,別的不敢保證,但你親媽、楊太后同志,一定會請你吃竹筍炒肉的。
楊太后當然不知道她所生的小皇帝心思已經往那方面扭曲了,她見朱慈燐衝著戚承志笑得很開心,顯然很滿意的樣子,不免欣慰的點頭,語氣也就越發和藹的道:“這位想必就是戚夫人了吧,模樣娟秀,和戚將軍堪稱佳偶美眷。”
“太后娘娘過譽,妾蒲柳之資,連娘娘身邊伺候的姑姑都比不過,怕是……”
“你自謙了……”楊太后搖手打斷了戚夫人的自謙之詞,轉而對春來說道:“想來此時,慈安姐姐正在禮佛,你領著戚夫人,和寶兒、貝兒一起去給慈安姐姐請安。”
戚夫人是個聰明的女人,她一聽楊太后這麼說,就明白接連來要談的事,不適合她聽,便急忙起身行了禮,跟著春來、以及不怎麼情願的朱淑娖、朱淑婒二人一起離開乾清宮。
幾人走後,秋去和冬果也退出暖閣、守在了殿門外。按說清場過後就該開始說正事的,不過奇怪的是,楊太后並沒有直接說正事,而是問起了戚承志的幼子。
“哀家記得戚將軍有一子,與皇帝相當,要是戚將軍捨得,不如送進宮,當個伴讀,與皇帝作伴如何?”
這明顯是恩賜的話語令戚承志傻眼了,好半晌才語氣激動的道:“承蒙娘娘厚愛,下官一定讓小子好好伴駕,陪伴陛下。”
楊太后微不可見的點點頭,這才開始說正題:“戚將軍你是山東蓬萊人,哀家問你,這海禁一事是好是壞?哀家到底是該繼續海禁,還是撤了海禁。”
聞言,戚承志臉色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暖閣內一時無聲,所有人,包括小皇帝朱慈燐都將目光放在了戚承志的身上,讓戚承志倍感壓力。
過了半晌,一直眉頭緊鎖的戚承志臉色轉變為堅毅。他拱著手,恭敬對楊太后和坐在她身邊的朱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