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實暈過去還好。會暈過去; 本就是身體自發的一種保護機能。但可能是這兩個月定期的遭受螭火毒折磨的緣故; 她這具身體似乎抗痛性增強了許多。明明第一次服用迎風丹的時候,很快就昏迷過去,這次卻是疼得冷汗溼透了衣襟; 才一口氣沒提上來,失去了意識。因為太疼,甚至忘記了在衝禹面前扮演一個八歲的孩子,從始到終,都咬著牙硬扛著; 一聲也沒有喊叫。
醒過來的時候窗外的天都黑透了; 衝禹也不見了。她抬起手臂看了看; 果然又長大了; 面板也重新變回了牙白的顏色。躺了一會兒,她慢慢起身,喚了聲“真人”。
衝禹的聲音就響在耳邊:“醒了?好好休息吧。明日送你回去。”
楊五道了聲“好”; 就再無聲息了。
撩開帳子,看到桌子上放著食盒,楊五便套上鞋子下地。衝昕的洞府裡是席地而坐,臥榻只比地面高一個玉臺。衝禹這裡卻是亭臺樓閣,高桌矮椅雕花床。看來是個人風格各有不同。
開啟食盒就看到蓋子裡面刻著符文,待食物入口就猜到那符文定是保持盒內溫度用的,因為飯菜入口竟然如同剛剛出鍋一般。唉,仙術,真的很好用,可惜她學不了。她每日換下來的衣服,也都是等著蘇蓉來喚她的時候,趁機讓她給她使個清淨訣。一個清淨訣過去,衣服便潔淨如新,根本不用洗了。不過為了穿著更舒服,她還是會把那些衣服拿出來曬曬,讓衣服上有太陽的味道。
身上的衣服也是乾燥的,記得之前她汗出如雨,顯然她昏迷之後,衝禹也給她施了清淨訣。雖則如此,她吃完飯還是洗了個澡。將頭髮擦得半乾,卻一絲睡意也無。楊五便又將《煉氣初步》重新開啟,將聽息、入靜、內觀這三部分的要訣又溫習了一遍,放下書,盤膝捏訣,五心向天。很快,便坐忘守一,進入萬籟俱寂之境。
此便是“聽息”。
慢慢的,心息相依,雜念全無,連呼似乎也不存在了。楊五達到了“入靜”的境界。
在看書的時候,楊五便知道,如她這樣不能修煉的凡人,便只能到入靜這一步便止步不前了。入靜之後便是“內觀”,又稱“觀光”。書中稱,吾人之性,原為虛空一光,來自宇宙。性之根,在雙目中間之一竅。此竅來自於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稱為“祖竅”。在入靜之後,進入內觀這一境界,便可自觀性根。書上描述其直觀形態是“圓陀陀,光灼灼”。
楊五看了書,只道自己不能做到內觀這一步,也沒在意,只是嘗試著去入靜而已。但入靜之後,便沉浸在了這種身心皆靜的狀態中。不僅靜,而且放鬆。
愛也好,恨也好,遺憾也好,不甘也好……那些雜念彷彿統統被淨化了一般。楊五隻覺得如同漂浮在水中,一絲絲力都不需要用,隨水漂流,水流到哪,她便到哪……
可這隨水而去的感覺也漸漸消失了,楊五發現她感受不到光了,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她正微微感到奇怪,一道神識從身上掃過,將她從入靜的境界中喚醒。但她沒有睜開眼,這裡是旃雲峰,能在這裡用神識探察她的,只能是旃雲峰主。直到那道神識消失,她才睜開了眼睛,看了眼緊閉的窗戶……這些門,這些窗,乃至這看似堅固的牆,在那些人的面前,絲毫不能保護她。
而此時,衝禹收回神識,正在惋惜。第一天學習打坐煉氣,便能直接入靜。傍晚一回,夜裡一回,顯然證明第一回不是巧合,而是此女悟性極佳。
真是可惜了。
楊五的作息早已經養成,晨光透窗的時候便醒來了。衝禹說今天便送她回去,可她卻想到了衝禹那幾大屋子的書籍……洗漱完畢,將頭髮束起。換了身衣裙,她便推開門,往那藏書之地去了。
白日裡峰頂便雲煙繚繞,清晨更甚。走在遊廊裡,二十步之外便是一片白茫茫了,恍如仙境。不……這裡對凡人來說,其實便是仙境了。楊五不由好笑。青石板的地面溼滑,她小心的邁出每一步。
在衝禹真人的藏書室,她以最快的速度查閱。有了昨日的經驗,她就撿著那些寫著“初步”、“入門”、“概論”之類書抽出來翻閱,果然又被她找到幾本勉強能讀懂句子的書冊。大清晨的,心情便十分不錯。
卻在這時聽見衝禹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到正堂來。”楊五應了一聲,將那幾本書裝進乾坤袋裡。
外面依然是雲騰霧繞。這裡的亭臺樓閣建在峰上,便高低錯落。楊五走過一段遊廊,前面便是斜升的臺階。她記得昨日見過這院中是一片池塘,裡面開滿金色的蓮花。可現在望去,白濛濛一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