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頁)
公主大恩大德。”
“恩德如天,聞公子可別忘了。”昭華也含笑,“我並非是什麼施恩不圖報的人,聞公子日後多為皇上做事兒,就算是還了我這恩情了。”
“如再生父母,刻骨不敢忘懷。”聞衍之甩開了妻妾,無債一身輕才是如今最好的形容,“謹遵公主之命。”
昭華道:“聞公子,合離書拿好,退下吧。”
聞公子算是了了心願了,昭華獨自一人坐在殿中,指腹輕輕摩挲:“怎麼她的公主之位,我瞧著也有些看不下去呢。”沉吟半晌,揚聲喚奴才來,“請郡主來宮裡。”
能讓昭華請來的,無非就是景豫郡主一人,奴婢卻猶猶豫豫來回稟:“郡主身子有恙,召了太醫呢。”
昭華凝眉:“難不成靖平侯府裡有事兒惹她不順心了,備車馬,出宮!”
太上皇在的時候,她要出宮得避諱,如今在位的是她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自然肆意許多。
新帝也有些猶豫,他接到了來自柔然國的書信,柔然使臣還道,他國之君,仰慕昭華長公主已久,求娶為柔然皇后,以修兩國百年之好,秦晉之盟。
百年之好、秦晉之盟啊。
這若是不和親,就失去了個盟友,多了個似有若無的敵人。再者說來,和親一事是太上皇之時定下來的,新帝先是問道:“公主何在?”
奴才們回話,說是去了靖平侯府,新帝撓了撓下巴,看了面前這封柔然使書,是渾舒親筆所書,字跡文雅,卻又透著一股狂放不羈。皇帝道:“來人,備車馬,朕也要去一趟靖平侯府。”
靖平侯府今日不僅來了楚二老爺一家子,還迎來了昭華與皇帝二人,這是誰也沒料到的。
正躺地上哭鬧的柳氏,最不會想到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又提八字?
自從楚老太太搬回來,柳氏是日日到,點卯一樣的準時。大多數時間都是靖平侯夫人與她扯皮,柳氏話裡話外都是“一家人親密無間”,當初分家,在她說來也只是為了侯府日後還能延續下去。
靖平侯夫人暗道一聲笑話,面上冷冷淡淡。
柳氏下一句就道:“大嫂為何如此,莫非是不歡迎我不成?”
這句話就三個字是靖平侯夫人心中所想——不歡迎。
楚老太太在一旁歪著,面前是細細熬製了許久的雞湯,加了藥材卻不怎麼能聞出味道來,只有清淡香味兒,只動了幾勺楚老太太便說膩了,要換一碗燕窩來。靖平侯夫人也不攔著,吩咐道:“為老太太換一碗來。”
楚老太太一向認為只有燕窩鹿茸這些東西才算是名貴東西,才能入自己那張嘴,等閒其他的無論下了多大功夫,這老太太都是看也不看一眼的。
管你是誰做的,大火中火分別熬製每一樣東西用了多久,老太太就倆字兒——“不吃。”廚子們其實也有些窩火,你要說這東西不好吃,味道差也就罷了,但是也沒轍,誰讓人家是主子呢?前段時間老太太走了,府裡從上到下都有些鬆快,剛開心沒幾天老太太回來了,而且還更難伺候,奴才們叫苦不迭。
楚老太太道:“好了,你大嫂怎麼會不歡迎你呢,雖說分了家,但是這侯府,只要我一日不死,就永遠是你們的家,誰也攔不了你們!”
柳氏左右打量,看沒有朱承瑾的人,這才遲遲疑疑的開口:“就怕郡主不願意呢。”
靖平侯夫人眉頭一緊:“弟妹這話倒是有些意思,你回不回來,總要問過我,卻只說是郡主不願意,傳出去不就成了仗勢欺人?”
楚老太太不耐煩道:“好了,她不過說一句,偏你有這麼多話等著。不過前些日子呢,我倒是的確聽人家說了。”
“你們也知道,我老婆子身子有些不大好,一直沒找出病因來,前幾日去老二家住上一段時間,居然好了些。”楚老太太講這話,靖平侯夫人一時還有些摸不著頭腦,接下來她就懂了,“所以我就去找個道長算了算,說是咱們府裡有人與我八字不合,需要設法避開。”
柳氏道:“娘您是長輩,年紀大身子也不怎麼好,自然是要晚輩避出去,也讓人家看著,是侯府的孝心呢。”
又是一個“孝”字兒。
楚老太太裝模作樣:“哎,怎麼好讓郡主避出去呢。”
靖平侯夫人直接道:“自然不能讓郡主避出去,母親也別信那些騙錢的妖道。”
楚老太太這才將剩下的話說出來,“我也是這個意思,孫媳避出去成何體統,後來那道長跟我說,要是不避出去也有法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