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4/4 頁)
把張舉人和陳家的人還有一群人證物證都帶到了公堂上來。
“堂下何人?”
陳家一眾人慌忙跪下,陳大哆哆嗦嗦的說:“小的陳大,兗州府田家村農戶,見過大人。”
劉大人只是看了一眼,就看向旁邊站著的張舉人,這些百姓既不懂律法,說話也說不明白,張舉人作為訟師,自然得代勞。
張舉人有功名,自然不用下跪,看到劉大人看過來,直接一拱手,說道:“學生乃京城人士,現為陳大一家的訟師,陳大夫婦在二十一年前,曾育有一子,卻在出生後不慎丟失在興安寺門口,後被寺中了語長老撿回,撫養成人,如今陳大夫婦思子心切,特千里迢迢進京尋親,只是親尋到了,兒子卻因身居高位,覺得親生父母位卑粗俗,不僅不肯相認,反而直接攆了出來……”
“是不慎丟失,還是故意拋棄?”林正坐在上首,看著自己細長的手指,悠悠的說。
張舉人被人打斷,卻絲毫不惱,反而反問道:“不慎丟失如何,故意拋棄又如何,父母生養之恩大於天,難道就因為這一點過錯,就可以不奉養親身父母?”
林正突然笑了,笑的極為開懷,涼涼的說:“張舉人所言有理。”
張舉人看著林正沒接著說,還以為他無言以對,就接著對上面的劉大人說:“歷朝歷代賢明的君主都以孝道治天下,昔日舜的繼母屢次迫害舜,舜卻仍執禮甚恭,德行令天下欽佩,難道今日就因父母一時過錯,就可以有人因此棄孝道而不顧?”
劉大人在上面聽的冷汗連連,深知張舉人那張嘴是得理不饒人,怕林正等會被得罪的太狠,直接一拍驚堂木,說:“那你所告何人,還不快快說來。”
張舉人拱手道:“陳家所告之人,正式當初陳家的十子,如今正在公堂之上的戶部尚書,林尚書,林正!”
此話一落,公堂之外的人群頓時一片譁然。
作者有話要說: 後面還有一更,不過有點晚,正在寫O(∩_∩)O
注:京兆府不同於地方各府,可以不受逐級上訴的約束,凡經證實證據確鑿的案件的案犯是可以當堂判死。而其他府,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