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偏殿
一眾大臣或站或坐或倚的聚在火盆旁,焦急的等著殿內的訊息。
到今兒,陛下已經昏迷了整整五日; 太醫們也都束手無策,迴天乏力,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無奈,只能請太醫院院判出手; 讓陛下最後清醒一會,和眾人留幾句話。
過了一會,聖上身邊的貼身大太監匆匆走進來,說:“陛下醒了; 請各位大人進去。”
眾人忙紛紛起身,跟著大太監進去。
進了內殿,一股濃郁的藥味頓時撲面而來,眾人卻顧不得,直接跪下請安。
“起吧!”
眾人這才起身,看向龍榻上的周孟。
周孟斜倚在榻上,面色有些潮紅,神志倒是清醒,一看就是用了狼虎藥的迴光返照,眾人不由心中一緊,看向禮部尚書。
鄧祿知道此乃新舊更替的關鍵時刻,也沒再像往日一樣磨蹭,而是直接帶著兩個學士出列,躬身問道:“陛下,您可有什麼要吩咐的?”
他身後的兩個學士也走到一旁坐好,拿起早已準備好的筆,打算把聖上的話一字不漏的記下來。
周孟看著下面站的滿滿當當的朝臣,喘了一口氣說:“太子可堪大統,還望爾等盡力輔之。”
眾人立刻跪下,說:“臣等謹尊聖意。”
等眾人起身後,鄧祿接著問:“陛下可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
周孟微微搖頭,說:“朕征戰數載,沒有戰死沙場,僥倖得了天下,如今還能安穩的在榻上,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如今天下初定,等朕去了,朕的身後事一切從簡吧!”
說到這,周孟突然覺得眼前一陣恍惚,深知自己時候不多了,周孟對鄧祿擺擺手,說:“就這些吧,你們退下吧,朕和皇后還有太子最後再說會話。”
鄧祿心中一澀,突然跪下給周孟磕了頭,說:“陛下保重。”
說完,帶著兩個學士出去了。
文尚書也默默磕了個頭,走了。
林正也走上前,磕了個頭,有些哽咽的說:“陛下,舅舅,保重。”
周孟看著林正,突然吃力的說了一句:“好好待慧兒那丫頭。”
“是,”林正默默點頭,又磕了一個頭,才下去。
………
元天順五年冬,帝崩,太子於靈前繼位,次年,改年號歸元。
本書完
番外
林清在乾禮部尚書的第六個年頭,終於拗不過皇帝,答應做一次會試的主考官。
他知道周琰是為了他好,做會試的主考官不但可以增加資歷,還可以成為新科進士的座師,擴大人脈,實在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可問題是他懶啊,監考這樣勞心勞力還有風險的活,他真的是不想幹!
不過他已經答應了,自然也不能反悔,所以在周琰下了聖旨後,林清就盡心盡力的開始主持會試。
好在這次會試倒沒出什麼么蛾子,被選中的貢士順順當當的進入殿試,然後成了新科進士。
就在殿試結果出來的晚上,沈茹突然找到林清。
“你說讓我在禮部幫忙照顧下一個人,誰?”林清奇怪的看著沈茹,當初沈茹的親孫子進翰林院時,沈茹都沒特地來打過招呼。
沈茹看著林清超好奇的目光,不由扶額,說:“不就讓你照顧一下麼,你這麼大驚小怪幹嘛?”
“可當初你親孫子進翰林院的時候,你都沒多說過一句,這個不會是你的私生子吧!”林清打趣道。
“去,瞎說什麼呢,辰兒是你女婿,就是不用我打招呼,你也肯定照顧的好好的,難道還用我多嘴。”沈茹說道:“這個我之所以讓你照顧,因為他是我一個故交的孫子,他家這些年又比較低調,我怕一些人眼皮子淺,以為他是軟柿子,想去拿捏他。”
“是誰?”
“他和你同姓,說不定你們五百年前還是一家,就是此次殿試的探花林阮。”
“原來是他,”林清暗暗記下,又想了想,問道:“看他的穿著打扮,想必是世家子弟,我記得他籍貫上寫的是兗州,難道是兗州有名的世家?”
沈茹笑著搖搖頭,說:“這你可就猜錯了,他家不是兗州有名的世家,而是京城的世家。”
“京城,這怎麼可能?”林清不可置信的說,他雖然不大拉幫結派,可對京城的世家還是瞭如指掌的,從來沒聽說過什麼林家。
“那是因為近二十年他家沉寂了,要是二十年前,那可是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