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1/4 頁)
聽說李敏是醫術很了得,可是,誰都從來沒有聽說過李敏會預測未來的。不像司馬文瑞,是預測未來專業戶。那肯定是,李敏不知道透過什麼途徑,從司馬文瑞那裡聽說了。
林氏被趙氏這一掰,扭過了腦子:“原來如此。”
既然趙氏這種蠢人,都能想出這樣的歪理為風水師辯解。更別說是那些頭腦精明的風水師了。
不會兒,城裡又爆出:隸王妃為了裝面子,否認自己是那朵不祥之雲,藉助了風水師的預言,讓自己上位。
蘭燕那嘴,真是要氣歪了,恨不得馬上飛到司馬文瑞的老窩一腳踹死這隻貨。
謠言到了這個地步,真相要是再不大白,這個天下八成都要黑白顛倒了。不過,李敏都沒心急,居然婆婆先替她心急了。
尤氏是想,這些蠢人,要是正因為如此,把那群風水師捧上天了,她以後怎麼看病。陶大夫那些僅存下來在燕都裡的大夫,不都得被這群風水大師逼走。
“太白寺的住持慧光方丈還在,是不是?”尤氏問孫婆子。
孫婆子點頭:“慧光方丈一直身為太白寺的主持,常年都在燕都,沒有離開過太白寺。”
她們說的這個太白寺,是燕都最有名的寺廟,是數百年的古寺了,其名聲,也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供的是護國公的香火,在關外赫赫有名。燕都裡的百姓,無論貧富,都是上的太白寺敬奉香火。
至於,尤氏提到的那個慧光方丈,是太白寺近年來最有名氣的一個方丈了。既然法號為慧光。說明其智慧,無論在佛學,或是在社俗,文理百科方面,都是極具智慧,非常具有名聲的一個老人。
確實如此,尤氏記得,自己老公曾經說過,護國公統治這個燕都期間,與太白寺關係極好,好幾次公關危機,最終求助的都是太白寺。像自己老公,當初求助過慧光方丈,對方給過很好的建議,助了她老公一臂之力。尤氏早就想去拜訪慧光方丈了。
只是這個慧光方丈,性情也有點奇怪,不是說什麼人都見的。除了護國公是自己一城之主,不可推拒以外,像她這樣的護國公府夫人,都不一定見的。
☆、【181】太白寺
找兒子寫封帖子,送到太白寺給慧光方丈。老實說,尤氏並不想做這種有失自己面子的事,而且,由於這次主要目的是帶了兒媳婦,到了慧光方丈面前,當著兒媳婦的面丟這個臉更不好了。
尤氏盤算再三,一方面為了維持自己婆婆的地位,一方面,利益在前,終得帶著兒媳婦走這一趟。終是在腦子裡靈光一閃,得出個主意。
不用找兒子寫帖子了,也不需要特別派人先去通知慧光,直接帶兒媳婦直奔太白寺不就得了。反正,慧光在太白寺跑不掉。知道她們來,不給她尤氏面子,給她兒媳婦面子總要的吧。當然,如果,慧光連李敏的面子都不賣,到時候發火的恐怕是她兒子了。
“告訴你們大少奶奶,她回到夫家的日子,也不算短的了。家裡的祖宗她一個都未拜訪過。大少爺公務纏身,沒有辦法帶她去護國公的宗廟看看。”尤氏這樣對喜鵲說。
喜鵲帶了尤氏的話,去到了李敏屋裡,把尤氏的話照直給李敏說了一番。
李敏像是想了下,道:“既然夫人有意帶我去夫家的宗廟拜祭,兒媳婦當是聽從母親的,需要什麼東西,什麼時候去,兒媳婦都聽從母親的安排。”
回答的話,由喜鵲帶著送回到尤氏那裡。尤氏那口茶喝在嘴裡燙舌頭,吐了口痰,把茶杯扔進孫婆子手裡,拿帕子擦了下嘴角,輕咳一聲嗓子,對屋裡那幾個婆子說:“到太白寺祭拜需要什麼東西,你們都幫你們大少奶奶準備好。你們大少奶奶身上有孕,不適合操勞。”
“是的,夫人。”孫婆子等人點頭答是。
儼然,尤氏這話是指,哪怕準備什麼,也不需要和李敏說。但是,終究人是需要通知的。尤氏拿著帕子捂著額角像是辛苦地琢磨了下,道:“三日後吧,如果那日天氣不錯,通知你們大少奶奶在大門口坐車。對了,剛巧這次突降天災,雖然所幸城中百姓沒有人員損傷,但是,聽你們大少爺說,民屋等東西,還是有不少損毀的。帶些向災民祈福的東西,到太白寺。然後,本妃從今日起開始齋戒,為燕都百姓祈福。”
屋裡一群丫鬟婆子馬上屈膝呼道:“夫人乃慈悲天下,為燕都百姓之母。”
尤氏淡悠悠地揮了揮帕子。
不會兒,李敏那屋裡的人,都聽到了從尤氏房裡傳來的訊息。守在屋外拿個小香爐在燒熱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