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部分(第2/4 頁)
放在一塊兒對比。這一比,一下子彷彿事情都明瞭了。
看看,這個男娃,五官上,長得其實不像朱璃。反而女娃的五官,尤其那個小鼻樑和小眼睛,是十足地像了朱璃。
古代還有一種方式,叫做什麼滴血認親的。
這點,李敏可沒有在信裡介紹給這些皇家人。但是,這些皇家人,可是都相信這一點。
很快的,按照太后所指示的,分別有兩個太監端了兩個小碗過來了。
朱璃自己拔出一根尖簪,在自己手指頭上一劃,兩顆圓滾滾的血滴,分別落在兩個白而乾淨的瓷碗裡。
接下來,王公公親自操刀,在女娃、男娃的小指頭劃了道口子,各擠出一滴圓滾滾的血珠,分別落在兩個小碗裡。
只見那個男娃,因為手指被一劃,痛得哇哇大哭。相比之下,女娃因為疼哭是哭,可哭的很抑制,不會說這樣放肆地在屋內肆無忌憚地啼哭著,彷彿能感覺到這個屋裡的氣氛,哭一哭,被姑姑一鬨,馬上變為了無聲的啜泣。
太后只看這點兩個娃兒不一樣的反應,即聲嘆道:“這個孩子的性子,倒是有點像三皇子小時候了。”
李瑩的眼珠子猛眨,太后說的是誰像朱璃,男娃?女娃?
皇宮裡那些嬪妃,比如皇后、莊妃等,卻都記得朱璃小時候的事的,畢竟那是靜妃的兒子。靜妃與她們幾個好,因此,靜妃的兒子,她們小時候也是看著長大的,能不瞭解嗎?正因為如此,太后這句話出來的時候,這些人心底裡其實早都明明白白的了。
這男娃,分明沒有一點朱璃的氣質,哭沒有哭相,那張小臉,說是長得五官還可以,但實際上挺大眾臉的,根本沒有朱璃那種自小的與眾不同。
反倒是那個女娃,自朱公公抱進屋裡以後,都是那麼安安靜靜的,很像靜妃和朱璃的性子,完全是見過世面處驚不亂的小大人似的。
這樣的孩子,才是皇家大氣的氣質嘛。
正所謂有了先入為主,再有淑妃突然抖出來的這封皇帝看了以後很相信的信。
皇后的臉色驀然一沉,是想,之前是本想找李瑩單獨商談這件事兒的,沒有想到,被對手給捷足先登了。
最該死的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是誰?
不,不是淑妃,不是這皇宮裡任何一個人,而是那個叫做李敏李大夫的女子。
否則,萬曆爺怎麼一看信是誰寫的以後,那個嘴風,全部都往淑妃那邊颳了,直掃李瑩的門面。
李瑩傻就傻在這裡,給忘了,這個宮裡是誰做的主。
撒謊撒的再大,沒有關係,只要博得皇帝的信任,黑都能說成白的。可惜,比起李瑩,李敏更得皇帝的信任。而李敏的話之所以博得皇帝的全信,無疑是因為李敏之前在京師裡所做過的一系列事情,都是那樣的驚世矚目,讓人心服口服。
皇帝不信李大夫的箴言,不成。
兩個小碗裡的血珠子分別在試圖融合的時候,李瑩猛吞口水。
過了會兒,只見一個碗裡的血珠融合在了一起,另一個碗裡的,則沒有融合。
王公公看仔細了,稟告於皇帝:“是左邊的。”
左邊的,不就是朱公公手裡抱的女娃嗎?
李瑩那眼珠子直接往上翻。
皇帝可沒有讓她有犯暈的機會,直接厲聲:“好你個膽大包天的賊女!竟然意圖調包皇室的血脈!真可謂最毒婦人心,全天下的女子都沒有你這個親孃毒!”
萬曆爺這句話可謂是重中之重。
在場人心頭,饒是皇后,都不禁肺裡重重抽口冷氣,是想:完了!
“來人!拉出去午門問斬!”
天!
皇帝開這句口,真的是,已經是多少年,這些人都沒有見過萬曆爺發這樣大的怒火了。簡直是怒濤洶湧。
直接拉出去問斬?想那些罪大惡極的朝廷欽犯,皇帝不過也是先轉交於相關部門,比如說宗人府等,對,像李瑩這樣的罪犯,本該是先送宗人府問話,登案,再報給皇帝,按宗室律條來處置的。
萬曆爺是個明君,主張依法治國,因此,極少動用自己身為皇帝的特殊權利。基本上,一驚很多年,沒有這樣當眾出口把人拉出去問斬了。
皇后的心頭猛跳,想都沒有想到,皇帝的火居然能發到這麼大!
完全不對勁兒。
當著自己兒子的面呢,斬了兒子的老婆。
朱璃的臉色鐵青,看著趴在地上已經面如土色隨時隨風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