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4/4 頁)
幾日,又到了七月十五。
顧瑾之進宮給德妃診脈。
德妃的孩子,這幾日就該下地了。
顧瑾之叮囑成姑姑:“您千萬小心看著娘娘。穩婆也要早早準備好,乾淨的布也要準備好……”
“都準備好了。”成姑姑笑著道,“您放心。”
德妃卻拉著顧瑾之的手,問她:“不會今夜生吧?”
七月十五是中元節,陰氣最重。
德妃怕孩子沾了陰氣養不活。
“應該不會。”顧瑾之道,“可能要兩三天……”
德妃仍是不高興,道:“這個月都不好……”
顧瑾之也沒法子。
給德妃診斷了之後,寫了醫案,顧瑾之就從景和宮出來,往坤寧宮去。
剛剛繞過景和宮的角門,突然聽到有人喊她:“顧小姐!”
顧瑾之回頭,只見幾個內侍走了過來。
一個四五十來歲,笑眯眯的;兩外兩個,則是十七八歲。
“顧小姐,這位是向公公,司禮監太監……”兩個小內侍給顧瑾之行禮,而後就向顧瑾之介紹。
那位老些的內侍,一直含笑聽著。
顧瑾之雖然常在宮裡行走,卻也不是人人都認識。
她聽到小內侍說“太監”,就知道這個向公公是個人物。
在這個時期,宮裡有十二監。
每一監的總領內侍,才能稱“太監”。
而司禮監,乃是十二監中級別最高的。
就是說,這位向公公,乃是宮裡總太監了。
顧瑾之雖不知對方攔著她說話是何意,卻也忙行禮,客氣叫了聲:“向公公。”
第206節意
司禮監是個很有名氣的地方,哪怕顧瑾之這種不研究歷史的人,也知道司禮監的重要。
本朝出現的內閣,主要是幫皇帝處理繁雜的政務。皇帝給予內閣“票擬”的權利。
所謂票擬,就是內閣大臣幫助皇帝瀏覽各種奏章,然後將意見附在奏章之上,再交給皇帝御覽。
這樣就減輕了皇帝的負擔。
皇帝不需要再看長篇累牘的奏章,只需要看看內閣的票擬即可。
若是同意,皇帝只需要在內閣已經議好的奏章上,簽字,稱為“批紅”。
皇帝不批紅,內閣的票擬也不能做效。
批紅才是各種政令得以實行的最後一步。
而擁有批紅權利的,往往不僅僅是皇帝本人。
還有皇帝的私人秘書——司禮監秉筆太監。
有時候奏章太多,皇帝批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