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第3/4 頁)
顧瑾之說心裡話,而是自己回了宮。
沒過幾日,她給顧瑾之送了套衣裳。
這是有點示好之意。
顧瑾之收下了,親自到坤寧宮道謝。
李皇后又說:“你在積善宮,吃住都是隨著太后娘娘。假如短了什麼,只管告訴本宮。”
“謝娘娘厚愛。”顧瑾之笑道。
就這樣一來二往的相處了半個月,李皇后才算放心。
半個月後,李皇后把顧瑾之叫到坤寧宮,和顧瑾之密談:“你可有什麼好的法子幫幫本宮?你若是幫了本宮,讓本宮順利誕下皇子,旁的不敢說,這深宮,本宮準你四處行走。你可以去看看你姐姐。。。。。。”
像顧瑾之,除非李皇后特意叫她,否則連積善宮都出不來。
她自己,也不敢出來。
在積善宮,皇帝顧念太后,不敢貿然動手殺顧瑾之。若是出來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呢,說不定被侍衛抓了,送到大牢裡去。
到時候,皇帝一口咬定是顧瑾之逃走了,譚太后也無法再次救出她的。
所以,皇后能讓顧瑾之在宮裡到處走走,是對顧瑾之極大的恩惠。能去看看德妃,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這些年,德妃過得也很辛苦。
她的兒子晉王失蹤,她的大女兒永淳公主和駙馬死在牢裡,她承受了很多的打擊。這些打擊,作為母親的顧瑾之,最是能瞭解。
顧瑾之不知自己還能在宮裡住多久,但是她願意活得半點自由和去看望堂姐的機會。
所以,顧瑾之說:“多謝皇后娘娘!”
她果真給李皇后開了個方子。
“這些藥材,您叫人從御藥房抓來。我來製藥,這種藥需要自己配製,旁人做不來。”顧瑾之道,“皇后娘娘放心我,當年太皇太后再世,也信任顧氏的藥。”
提到太皇太后。她心裡黯然半晌。
李皇后見她突然傷神,想到太皇太后曾經對她的寵愛,心裡也唏噓。
這個女人還是挺有良心的,李皇后想。
這麼一想。對顧瑾之的戒備又放鬆了幾分。
“好,本宮信你!”皇后道。
顧瑾之就給皇后配藥。
皇后也想辦法,讓皇帝往坤寧宮住得勤快些。
她突然柔情起來,還有點撒嬌,對皇帝而言是新鮮的,就的確多在坤寧宮多住了幾日。又加上,陳貴人的死,皇后輕描淡寫過去,沒有攀咬任何一人,皇帝心裡既心疼又滿意。
心疼她的委屈。又覺得她大度寬和,是個合格的皇后。
每個男人都希望後宅有這樣的女人:不惹事,懂隱忍,專心替他照顧好兒女及妾室。
李皇后就是這樣的女人。
皇帝的確多在坤寧宮住了幾日。
李皇后五年前得了個廚娘,跟著學了不少的菜色和點心。都是皇帝喜歡的口味。這些年,皇帝從未留在坤寧宮用膳,並不知道。
如今在坤寧宮時間多了,皇后就少不得準備宵夜或者點心,皇帝嚐到了,驚喜不已。
他下朝之後,把奏摺都搬到了坤寧宮。
坤寧宮上下都高興不已。覺得李皇后時來運轉。
不成想,不過半個月,就出了事。
****
皇帝一直歇在坤寧宮,李皇后心裡也喜悅,兩人竟似平凡夫妻般,過起了柴米油鹽的小日子。
李皇后學了很好的廚藝。她親自下廚,給皇帝做菜。
她知道皇帝的口味偏重,所以,李皇后的菜總是重味,皇帝吃了。越發覺得特殊,比御膳房做得還要好。
因為,皇帝哪怕不歇宿在坤寧宮,也會專門到坤寧宮吃飯。
這讓六宮無人不眼紅。
只是,重新得勢的,乃是皇后,眼紅也沒用。那些妃子們,一個個往坤寧宮請安,跑得特別勤快。平日請安,也只是早上來應付一下。
如今,她們下午都會瞅準了機會,找個藉口來。
李皇后將她們一個個攔在門外。
轉眼就過了年。
初四開朝,皇帝上朝,卻突然氣得暈死在大殿上。
內侍和內閣大臣把皇帝送回了乾清宮。
有人也急忙稟告了李皇后。
皇后忙帶著幾位貴妃去服侍。
太醫們手忙腳亂,替皇帝診斷。
皇帝慢悠悠醒來,有氣無力。
太醫們開了方子,交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