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1/4 頁)
薛況得知此事之後是什麼心情?
娶了薛況髮妻的顧覺非是什麼心情?
改嫁了顧覺非又得知亡夫死而復生的陸錦惜,又是什麼心情?
不敢想。
也想不到。
這種事上百年也未必能碰得到一次,更別說涉及其中的人物都是跺跺腳就能令整個朝堂顫抖的大人物!
那麼; 陸氏到底該算是誰的妻子呢?
百姓們一旦過了最初為薛況再次凱旋而歸而興奮的勁兒之後,注意力便無法自控地朝著這種從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事上轉去。
一時間滿城風雨。
各種各樣的謠言層出不窮。
有人說大將軍回府之後黯然神傷,也有人說顧覺非離宮之時滿面沉怒; 還有人說陸錦惜在太師府裡坐立難安、以淚洗面……
當然似乎也有渾水摸魚的。
比如薛況在匈奴這十年是怎麼過的,那蘭渠公主又憑什麼相信他一個身份不乾淨的漢人; 暗暗猜測這兩人之間有一場風月情i事。
只是薛況畢竟榮光滿身; 又是於國立下了新一**功的英雄; 這所謂的“風月情i事”也不敢瞎編得太過分。所以只大致地侷限於那匈奴蘭渠公主痴戀薛大將軍,但將軍一心為國; 丹心不改; 雖有美人在側亦不動綺念,在老單于去世後最關鍵的幾天裡依舊選擇了站在大夏這邊……
當然; 市井中也是有聰明人在的。
幾乎是在這種種流言席捲的當天; 就有人敏銳地發現了這一系列的事件與說辭中潛藏的巨大疑點:
第一; 薛況潛伏匈奴十年; 前面的六年兩國關係封凍; 可接下來就議和了,最近這三四年更是通邊貿、開互市,關係好得不行。薛況為什麼就不能暗中知會朝廷,要自己單打獨鬥而不讓旁人知曉?
第二,京城鐘鼓樓雖為報時所設,可夜半鳴鐘乃是危急之時的示警,有喚醒城防召集重兵之效。薛況攜匈奴歸順本是好事一件,鐘樓緣何擊鐘長鳴?
第三,從匈奴至京城,橫越關山千里,需要叩關無數。即便薛況星夜兼程,沿路中又怎會沒有半點風聲傳出?縱使他乃昔日戰神,可畢竟十年未歸,又是死而復生,通關不該如此容易,悄無聲息!
只是如今薛況初歸,又正逢初一,朝中各部已封了印,不處理任何公務,也不開朝會,事情具體如何還不敢妄下定論。
所以這些傳言,也只是在私底下小範圍地傳播。
還沒有幾個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這種時候站出來指著薛況的鼻子質疑。
大部分人,依舊沉浸在市井裡最普通的傳言中。
戰神薛況的歸來,點燃了他們最大的熱情。
但在京城各大權貴的府邸,所引起的反應,可就截然不同了。
坐落在內城的長公主府,一如既往地奢華富麗,在這過年的好日子裡裝點得一派喜慶。
只是永寧長公主坐在屋裡,已是滿面的恍惚。
面若傅粉的年輕男寵伏在她腳邊,輕輕地為她捶腿,試圖吸引她的注意:“長公主,外頭都正高興呢。您這是怎麼了?”
案上的紫金瑞獸香爐裡焚著昂貴的沉水香,可卻無法讓她此刻的內心平靜下來哪怕半分。
她的駙馬是薛況的二叔薛還。
此刻浮現在她腦海中的,只有當年先帝還在世時無意對她提起的那一句話,還有十餘年前她轉述給了蕭徹的那句話。
薛況回來了。
他應該是衝著顧覺非來的。
可不知道為什麼,她方才打盹兒之時竟夢見了滿面鮮血的薛還,那曾與她恩愛的駙馬……
時至今日,永寧長公主不得不承認——
顧覺非是對的。
薛況當年是真的想要謀反,否則如今不會這般有備而歸,攜裹著所謂的萬民之心,千秋功績!
也許,皇族的陰暗謀劃,這個昔日生存在父兄庇佑之下的男人,一清二楚。
他回來,不僅是衝著顧覺非。
“邊關至京城三十六道關卡,他若一路叩關而來,沿途不可能沒有半點風聲傳出。且這三十六道關卡又怎會容他安然透過……”
永寧長公主雙目空茫,喃喃地自語著。
“是這朝中有人在接應他,有人要他回來!”
“長公主,長公主?”
男寵何曾見過她這般失神的模樣,只覺得她原本帶著點歲月痕跡的雍容面龐,竟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