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 頁)
地守候在她的門口。她不知道白露被端木夜帶去了哪裡,她也不敢問,身為“海棠”的她是不該知道白露的。之前拋下白露也是迫不得已,然而她心中不是不愧疚的,也只好等之後有機會了再對白露的行蹤進行查探,只希望她一切都好。
這一夜,沒有人來打擾她,然而海棠卻翻來覆去沒能閤眼。只要她閉上眼,眼前就是她熟悉不熟悉的人死於戰火的慘象,那血腥慘痛的一幕讓她無法閉上眼。
不管有多困難,她必須找到阻止這場戰爭的辦法。
海棠隨船順流而下,就這麼在船上待了好幾日。
這幾天,端木夜雖然跟她分房睡,卻有事沒事就會把她召到身邊去,摸摸手親親嘴,不亦樂乎。只不過當他檢視軍事地圖,軍情信件等機密東西時,他都會支開海棠,顯然對“林二小姐”的存在還心有餘悸。
海棠知道這也沒辦法,只能儘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儘可能多地獲取端木夜的信任。
日夜兼程之下,船最終在一處港口停下。之前李長順就帶著人收拾船上的東西,因此海棠也明白目的地快到了。
因為被困在船上,端木夜又不跟她說外頭的事,海棠並不清楚外面的形勢怎樣了。這麼多天了,林雪霜肯定找她找得著急了吧?只是不知道那位皇帝是否知道端木夜正策劃謀反的事,有沒有什麼應對。
船是在軍港停靠的,一下船海棠就看到有兵士在解除安裝一包包的東西,看樣子有糧草,也有兵器。這個熱火朝天的港口跟海棠這幾天所待的安靜船艙形成了鮮明對比,海棠心底升起一種怪異的格格不入感。她想,皇帝以為自己打的是南戎,積極地送來了一批批糧草,可他哪裡能想到,正是他極為寵愛的侄子,搶走了他的軍隊,將箭頭瞄準了他。
來迎接端木夜的是姚炳,海棠想他之前不在估計就是先一步來這兒做準備了。除了姚炳之外,還迎上來一位文士模樣的儒雅男子,姓何,是陳都督的親信,人稱何管事。他無官職在身,但因為他深受陳都督的信任,誰都會給他幾分面子。
海棠跟著端木夜有馬車坐,不過其他人騎馬的騎馬,走路的走路,一行人陣仗不小,卻並不高調,沒人知道馬車裡的人是誰。
海棠本以為目的地會是都督府,只是到了地方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那是一處佔地極大的府邸,正門口卻沒有任何牌匾。海棠亦步亦趨跟著進入院子,只是走到書房前時,端木夜忽然回頭道:“海棠,你先去歇著。”
端木夜瞥了李長順一眼,後者立刻屁顛屁顛地來到海棠跟前,諂笑:“海棠姑娘,這邊請。”
海棠心知端木夜跟何管事有機密事要談,端木夜又防備著“林二小姐”,自然不會帶她玩,她只好面色如常地跟著李長順離去了。不經意地回頭,她看到端木夜和何管事進了書房,只帶了個姚炳進去,其餘閒雜人等都待在外頭。
她或許該想辦法溜進書房看看。
李長順領著海棠在不遠處的一個院子停下,只聽李長順道:“海棠姑娘,你先歇會兒,我這就去找兩個得用的丫鬟過來。”
海棠本想拒絕,有人在旁邊盯著,她行事也不方便。但轉念一想,要是沒人盯著她,端木夜反而會更多心,便應了下來。
李長順留下兩個人,自己匆匆離去。
海棠所在的這處院子,距離書房不遠,院裡整潔典雅,應該是常有人來打掃。海棠也不知道端木夜是什麼時候購下這座府邸的,或許是剛開始有謀反意圖時就著手準備了吧。
海棠觀察了會兒,稍作休息,李長順便領了兩個丫鬟來了。一個叫荷葉,一個叫綠竹,都是十三四歲的小丫頭,人看著也很機靈。李長順走之前說端木夜今晚要商議要事,她儘管在這兒歇著,無需跟前伺候。
海棠便只好乖乖地待在這兒。
李長順帶給海棠的兩個丫鬟不知道海棠的身份,卻也不敢多問,只以姑娘相稱,服侍著她用過晚膳。海棠有心去書房一探究竟,以飯後消食為藉口出了院子,兩個丫鬟寸步不離地跟著她。
海棠起先走了跟書房完全相反的方向,逛了半天才有意識地逛到書房附近。書房附近有幾個侍衛,端木夜應該還在裡面,也不知道端木夜要是走了,外頭還會不會留人守著。
海棠也不敢在書房門口多待,裝作無意間經過後就往回走了,轉開視線的最後一瞬,她看到何管事走了出來。
海棠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自己的院子,讓兩個丫鬟準備好食材,她準備燉一盅冰糖雪梨給端木夜送去。想要偷偷溜進書房看來是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