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3/4 頁)
“庸吏亂政啊。”柳成邦也難得地發出了一句感嘆,可見他對這些人有多麼的不滿。
尸位素餐!
“那現在如何處理這件事?”
柳蔚虹是抱著疑惑和好奇的態度發問的,別看她在處理許多事情上腦子還算好使,到了這種具體的政務,十個她加起來也不如父親一個。
柳成邦從政二十年,從中央到基層,又從基層到省級高官,處理政務的經驗相當豐富。或許在一些大局方面他看得不如女兒遠,使小手段也比不上女兒的“狡猾”,但這種地方性事務他還是能處理好的。
“事情不大,那些果農的代表已經安撫下來了,也和飲料廠那邊溝通好,讓他們明天就來收購。”
咦,飲料廠那邊這麼好說話?
柳蔚虹有點驚奇。
264:有女如此
也不知是否要解開柳蔚虹心裡的疑惑,柳成邦話題一拐,說起飲料廠的事情來。
撇開別的利害關係不說,飲料廠這邊其實也蠻冤枉。
美嘉飲料廠是丹縣的集體企業,也是丹縣近年來的納稅大戶之一。這廠子和很多中小型飲料廠、罐頭廠、酒廠一樣,走的都是鄉鎮銷售路線,就是說他們的主要消費群體是附近鄉鎮村落的群眾。當時交通不發達,大家一般都習慣了吃用本地牌子的東西,所以這美嘉飲料廠的果汁、罐頭銷量向來不錯。
雖然當時人們沒什麼品牌意識,但是美嘉廠的飲料和罐頭也算是有點小口碑的。
然而自從他們和白雲鄉這邊簽訂採購協議後,麻煩就來了。第一年還好,到了第二年,收購來的荔枝品種不好,甜度不夠,製造出來的果汁質量就比之前下降了不少。
為了改善這果汁的質量,他們還得額外新增了許多糖精之類的新增劑,增加了不少成本,成本的增加帶來的自然是利益的減少,換誰誰也不樂意啊。
所以第三年的時候,飲料廠過來驗收荔枝,發現這些果子用來做飲料還是不合格,就想拒收了,但是畢竟簽了三年協議,又是公對公,不好翻臉,只能再收購了一年。
他們當時就對白雲鄉政府提出,不會再跟白雲鄉的果農們收購這種質量的荔枝,可是白雲鄉政府的負責人們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也怕果農們得知這件事後會有什麼過激的反應,畢竟當初推廣新荔枝苗的栽種可是政府帶的頭,所以他們就想先拖著再說。
越拖越大,拖到後來就演變成了今天這種局面。
“那飲料廠現在收購的條件是什麼?”
柳蔚虹問道。
“也沒有什麼特別,低價收購……下午我在雲峰鎮臨時開了個會,讓白雲鄉撥款,另外給果農按照和正常收購價格之間的差價發放些補貼,起碼不能讓他們血本無歸。”
“啊,就這樣?”
柳成邦失笑道:“怎麼,這樣處理很奇怪?”
“不不……”柳蔚虹搖頭,自嘲地笑了:“我想太多了。”
柳成邦的處理不但不奇怪,而且可以說是很平常,很普通,完全是一種四平八穩的處理手段。
只是柳蔚虹有點輕微的被害妄想症,遇事不自覺地往復雜的方向想,才會一時覺得有些意外。
柳成邦若有所思地看著女兒,說:“你是很聰明的,但有時候太聰明瞭,反而不夠沉穩。做基層的工作,很多時候沒那麼多花巧,要把基層的工作做好,必須踏踏實實沉下去。”
柳蔚虹的表情漸漸嚴肅起來,下意識挺直了腰身。頷首道:“是的,爸爸,我記住了。”
“嗯,你明白就好。”柳成邦對女兒的悟性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柳蔚虹隨後又有了新的疑問,既然荔枝事件處理起來並不難,為什麼父親進門時臉色還是不太好?
但她很快就想通了,柳成邦在意的不是果農鬧事這件事本身,而是在想著怎麼處理那些瀆職的幹部們。
處理這些基層的幹部,可得好好拿捏分寸,輕了重了都不好。輕了,起不了警戒作用;重了,又怕打擊基層幹部工作的積極性。
柳蔚虹還是小看了這件事背後牽扯到的東西,她是從工作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卻忘了在官場上,有些事可不僅僅用從“公”的角度去想,還得考慮“私”的一面。
而柳成邦則比她得要遠得多、深得多,他的擔憂,很快就變成了現實。
在次日的常委會上,這次的荔枝事件當然會被當成一個重要問題來討論。柳成邦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對這次的“傷農”事件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