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思及至此,虞冕不禁更加自責,低聲道:“倘若當初我能夠再謹慎一點,沒有輕信長公主之言,今日又何至於發生這些事情?”
“三公子若是如此說,那麼婢子作為公主的隨侍,罪過豈不是更大?事已至此,再如何追悔,也是無用了。”青窈柔聲勸慰道。她走過去倒了一杯茶,雙手遞給虞冕,“婢子原本是罪臣之後,自幼被充為官奴。若不是這副皮相與公主有七分相似,讓她知道了後特地挑婢子入宮,作為貼身侍女帶在身邊,長大後還不知會是何等命運。公主選擇以死來解脫,是對是錯婢子無權評價,但婢子自願報答她這麼多年的迴護之恩,替她收拾殘局。”
“若是當真露出了破綻,婢子會盡力一人承擔下所有罪責,總歸不會讓三公子與大家受到連累……”
“不行!”茶杯重重放在桌上,虞冕出聲打斷了她的話。他霍然起身,在屋內急躁地走來走去。“虞某堂堂七尺男兒,豈能做一個懦夫,躲在你這弱女子的身後?就算旁人不加恥笑,我自己也要無地自容了!何況北周並非易與之輩,我作為使臣團的首領,只要出了岔錯,是無論怎樣都會被問責的。”他在青窈面前停下,定定看著她,“莫不如便由我擔下罪名,青窈姑娘,你只消說自己是受了我的指使便好。”
“三公子!”青窈面露戚容,苦苦勸道,“婢子人微命賤,死不足惜,但您不同!您是我大梁的股肱之臣,怎能因為這種無端禍事而受到牽累?況且回到南梁後,也只有您有資格與陛下對話,替大家儘量洗脫罪過。陛下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嫁入北周的南梁女子,藉以離間北周國主與襄王,只要能達成目的,這個女子是否真的是他的妹妹,又有什麼關係呢?”
“婢子相信,憑藉您的機敏口才,定能說服陛下的。”青窈說著,竟是雙膝一彎,也跪了下來,“您身上肩負的,可是使臣團上下百餘條人命啊!”
“青窈姑娘,快請起!”虞冕聞言更是愧疚不已,連忙相扶,“這……唉!”他無可奈何地嘆一聲,“罷了!我會盡量拖住北周的國主與百官,讓他們無暇他顧。至於其餘事情……”
青年退後幾步,肅容躬身,長揖及地。
“就唯有拜託青窈姑娘了。”
次日。
晚上回到自己的身體之中後,秦景陽得知了楚清音白天臨時決定、要去會會那位南梁公主的事情,不禁大為光火,連連斥責她自作主張。作為兩人之間的信使,程徽將楚清音的留言交給襄王之後便腳底抹油地離開了主院,他可不想被自家王爺的怒火波及。
楚清音似乎早就料到了秦景陽的不滿,在信中對於自己的決定作出了詳細的解釋。她認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要獲取進一步情報,簡單粗暴地出擊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所謂的常寧長公主是他人所扮,這個猜測雖然很有可能,但畢竟他們的懷疑來源只不過是楚汐音無意中聽見的一段對話,並不能有力地支撐他們的假設。在過硬的證據到手之前,先探探對方的口風也很有必要。畢竟時不我待,能夠早點抓住對方的把柄,總是更好的。
看著她這一大張振振有詞的辯解,秦景陽只覺得一股火氣憋在肚子裡發不出來。反正話都已經放出去了,南梁那邊也已回應說五日後見面,他也只能認命。
不過接下來這幾天內發生的事情,卻讓襄王又不得不承認,楚清音的決定還是有幾分先見之明的。
這邊和親的事情暫且擱置,但南梁此番遣使而來的目的卻不僅僅是嫁公主而已。日前在大朝會上提到的擴大通商規模、放寬兩國之間邊關出入限制等事項,在這幾天內也需要一一落實。所謂談判,本來就是兩邊的代表圍繞著利益你爭我搶,來回地拉鋸,最終勉強達成一個雙方都堪堪接受的一致意見,這種活動中哪一方的口才更好,自然就更加佔據優勢。
而北周朝堂上下,也終於第一次深刻而具體地感受到了,那位名滿天下的虞三公子的可怕實力——以一人之能與北周數十位官員相抗,舌戰群儒不落下風。而且戰團還在不知不覺間越發擴大,甚至連滎陽郡王秦玉昭都被拖下了水,無暇再去做程徽的幫手,調查使臣隊伍先前行蹤一事只能由之前派出的那些密探獨立完成,變得更加費時起來。
最終,讓襄王隱隱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在雙方相持不下之際,虞冕做出了暗示,只要和親能夠成功,南梁一方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讓步。本來對於弟弟的這樁婚事,秦煜陽的態度就就表現得十分曖昧,看不出究竟是支援還是反對,利益的誘惑很可能促使皇帝堅定立場。一旦秦煜陽發話說別猶豫了趕緊成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