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楚敬宗倒似乎已經是認命了,也不再去管二女兒和襄王兩人之間的事情,只奉行著鴕鳥政策,看不見便當做不存在。不過在船上的這幾日裡,楚清音與秦景陽的相處其實只能算得上是中規中矩,並沒有再特地聚在一起給別人看,或者特地顯示出對彼此的與眾不同。畢竟作秀的目的已經達到,後續的行動也就沒必要再保持得如此刻意了。
在這期間,楚清音自己也慢慢地想開了。她與秦景陽之間,有可能也罷,沒有可能也罷,一切順其自然就好,自己也沒必要整天都花心思去琢磨這些不受自己一人控制的事情。況且,現在正是需要她和秦景陽齊心協力、合作雙贏的重要關頭,要是因為心中的這點小糾結就鬧彆扭壞了大事,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終於,在第七日的上午,一行人抵達了蒙城。
“草民楚德宗,見過襄……啊不,六公子!”眾人剛下了船,便有七八個人迎了上來,為首者正是楚家長房嫡子,楚敬宗的堂兄楚德宗。在回來之前左相已經寄來了家書,這些人自然明白這位同行的貴公子是何等身份,當下個個都是激動不已,畢恭畢敬。“能親眼得見六公子風采,實乃三生有幸,請務必蒞臨寒舍,讓我等得以一盡地主之誼!”
畢竟是到了人家的地盤,不能再擺著張高冷的臉,於是楚清音也就和顏悅色地接受了對方的邀請。不過她心中還是清楚的,自己作為襄王不該與楚敬宗走得太近,畢竟就算莊十三離開了,周九可是還在身邊呢。於是,雖說是住進了楚家的大宅,她卻又以旅途勞頓,想要早些歇息為由,拒絕了出席接風宴的請求。
“本王是外人,不好參加你們的家宴。貴叔伯的美意,便請楚相代為辭謝吧。”身在客房之中,楚清音對前來詢問的楚敬宗道,“想必楚相也明白,保有三分距離,對你我都好。”
這個道理楚敬宗自然懂得。此番襄王前來,楚家頭一次見到這麼大的一尊佛,激動得自然想熱情招待一番,他正在暗暗擔憂,沒想到襄王竟是自己婉拒了,這正是再好不過。當下拱手道:“王爺請放心,臣一定將王爺的意思帶到。”
“嗯。”楚清音點點頭,“本王只在此停留一宿,明日早晨便動身,前往春澇最為嚴重的幾個縣,檢視當地官吏賑災的情況。楚相處理完了家事之後,便來與本王匯合。”
“臣明白了。”
“對於楚四姑娘的處置,本王是外人,不好旁觀。不過丞相是一言九鼎之人,想必定會兌現承諾的。”楚清音微笑道,好整以暇看著楚敬宗,後者聞言,臉色已是微變。“最後的這段時間內,可別再讓兩位千金之間起任何衝突了。”
“……是。臣告退了。”
離開襄王所在的客院,楚敬宗忍不住深深嘆了口氣,揹著手,心事重重地朝主宅去了。
“什麼?六公子不願露面?”如今的楚家當家人,正是楚敬宗的嫡親大伯,楚彥。這位老人已經年過古稀,卻依舊身體健康,精神矍鑠。此番請到了攝政王來家裡,他正準備摩拳擦掌好好招待一番,卻不曾想聽到了這樣一個訊息。
左相父母早喪,便是由這位長輩撫養長大,才有了今日光耀祖宗門楣的機會,所以他在心中對楚彥是感激並著尊敬的。於是便耐心解釋道:“大伯,咱們在禮數上週到了即可,不要表現得太過親熱,需知過近則狎。倘若聖上覺得我,乃至楚家與攝政王走得太近,那便不妙了。”說著壓低聲音,“您可見到襄王身邊那絡腮鬍子的矮個漢子?那是司隸校尉的人,便是聖上派來看著我與襄王的。”
楚彥“啊”了一聲,連連點頭道:“確實是這個理。二丫頭是將來的太子妃,你這個做爹的自然也站在太子那邊,和攝政王湊到一處確實不好。”
他不提楚清音便罷,這麼一提,楚敬宗的心裡就像是化開了一塊黃連糖一樣,心亂如麻有口難言,苦的都不知道何處去說,登時臉色便垮了下來。胡亂打了個哈哈遮掩過去,左相急忙轉移了話題道:“且不說這個。大伯,那神婆楊三姑可是還在蒙城?”
“在啊,她可過得滋潤著呢。怎麼?”
“我想請她為二丫頭摸摸骨,測測命數。”
“二丫頭都是要做太子妃的人了,自然是大富大貴的命數,還測什麼?”老爺子表示不解。不過見楚敬宗態度堅持,也就擺擺手道,“好好好,我去幫你請她。還有別的事麼?”
“……倒是真還有一件事。便是這樣……”楚敬宗面上浮現出幾分尷尬,又將楚沅音的事情簡短敘述了一遍。“先前襄王還提起了這一節,看樣子,他是……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