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有人冒出一兩句酸話來,只是人家實力擺在那裡,還一副腦子進水老子就是不差錢的模樣,還真沒幾個人直接上前叫板。
隨著這部劇在各大衛視的熱播,戲份稍微多點的演員都跟著大火了一把,幾個主要演員的後援團規模進一步擴大,著實羨煞一群削尖了腦袋想出名的十八線小明星。
你說說這多他媽可恥啊!搭上這麼好的資源,平臺都有了,結果你卻低調的說啥‘沒想做專業的演員,只是豐富一下人生經歷……’浪費的人都該拖出去槍斃半個小時!你他媽不想出名把機會讓給我啊!要是誰誰誰(角色名)叫我演,效果說不定會更好呢!
這是演員們的想法。
其實真心覺得這個啥啥公司,就是獨家制片《問道》的那家新註冊的狗屎公司,完全是腦子進水了的還是那些娛樂圈的大佬們。
以他們掌握資本的超然目光來看,拍出一兩部賣座的電影、一兩本收視率高口碑好的電視劇啥的,都不算什麼,誰家沒有幾部撐場面的作品呢?但何謂好作品?對他們來說,能賺錢的就是好作品!不能賺錢,再好的口碑有屁用!就算積極地拍文藝片去衝獎,歸根結底還是要著落在經濟利益上,誰讓他們是商人呢!
結果……混了這麼多年,就讓他們碰見這麼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傻逼。
要說傻逼他自管去傻逼,別人看個樂呵就算了,管那麼多閒事兒幹嘛?可問題是這傻逼還著實有本事啊!他先是用了一群莫名其妙的新人,拍了一部片出來,日子都不挑,也不宣傳,就那麼上映了——按說這妥妥就是一副撲街倒黴相了吧?結果人家偏不,分分鐘絕地大逆襲,搞了一個票房紀錄出來,你說氣人不氣人?!
但是好吧,《問道》這部電影雖然賣座,但內行人自己能算得出來,就算沒請明星,看那牛逼的特效,這部電影的成本就低不了。
國內的市場這兩年雖然擴大了,但說實話,還是跟美國差遠了。好萊塢電影除了北美票房之外,一般情況下,海外票房現在已經能夠超越本土……雖然不想承認,但國內的文化輸出還是差了點,比如美國人拍的鋼鐵俠蜘蛛俠,中國人就看得很樂呵,但《問道》這種題材的大片,你在美國放放看?票房絕對能虐哭你!
這個就是非戰之罪了,東亞文化圈畢竟萎靡了這麼多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呢!
所以《問道》的國內票房最後其實已經超過當年的《阿凡達》了,但海外票房註定沒有太大收穫,僅僅一億美元的票房就打住了,貢獻票房最多的地區是日本和韓國,畢竟是一個文化圈,理解起來沒壓力——而且說點題外話,那些主演們,尤其是長得最非人的樊梵,在這兩個國家人氣高的嚇人,很是收攏了不少粉絲呢!
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投入產出,雖然賺錢是一定的了,但排除臆想中的高額成本,他們私心裡覺得,對方肯定賺的不如想象中多。
當然這些肯定是那些老總們暗搓搓的自己腦補的。
實際上,見人家公司第一炮就打得這麼漂亮,國內鼎足而立的三家娛樂業巨頭自然覺得心裡怪不得勁兒的,不單單是羨慕嫉妒恨,也是出於未雨綢繆,對國內市場被重新分蛋糕的警惕——為此他們還通了幾個話,達成了一些淺層次的默契,比如如果那個郝英俊不懂規矩,要連續衝擊電影市場啥啥的,就聯手把他擠出市場。
這事兒他們常幹,早就手熟了,如果不然,國內三足鼎立的格局怎麼多年都沒變過呢!無論出現多少個有潛力的新公司,最後都只能淪落到二線去,吃點兒他們三家懶得下嘴的殘羹冷炙,徹底失去挑戰行業巨頭的資格。
在他們看來,這匹黑馬雖然看起來比較強勁,但以後的結局,也肯定同樣如此。
結果,防範來防範去,人家郝英俊沒打算一年一年的拍《問道》續集,他直接把它製作成電視劇了!一共二十集,全是大片水準,半點不摻假!以這個劇情的長度,好好剪剪,這是多少部續集啊!這些老總們一向自詡有錢任性,都被郝英俊這超大的手筆震傻了!哪兒來的二世祖啊!合著您有錢沒處花,來給咱們逗悶子來了對嗎?這、這一場水漂打的可是夠規模!
好好地算了算郝英俊的損失,那真金白銀的,實在令人震撼!
其實在有錢人看來,導演不重要,演員不重要,各種幕後都不重要,他們說白了就是給自己打工的,心情好了還可以潛規則幾個,實在不必太多尊重啥的。倒是和他們一個階層的,甚至更高一個階層的,無論是更有錢還是更有權,這種人才是值得敬畏的!郝英俊這一個大手筆,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