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楊氏身後一溜小子,有哥哥也有侄子,獨她那六哥哥不在。
她雖生在瀘州,長在崇州,但因著趙家只有她一個女孩子,家中與她通訊不斷,常常說道些家中瑣事。因而即使上一回趙敏禾見著這些哥哥侄子們還是三年前祖父七十大壽、她隨父母回京拜壽時,但對這些哥哥侄子卻一點兒都不陌生。
話說起來,趙敏禾這輩子有七個哥哥,包括兩個親哥和五個堂哥,目前還有八個侄子。趙家有“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側”的家規,因而這些趙家子孫全是嫡出。
巧合的是,七個哥哥的排序還恰恰好是跟著三房順序下來的。
她的兩個親哥是三十一歲的大哥趙攸瀚和二十八歲的二哥趙攸浩,如今都在外為官。大哥娶妻宋氏,兩人育有三子;二哥娶妻江氏,也有兩個兒子了。上月初,吳氏還接到了趙攸浩的來信,說是愛妻江氏又有身孕了。吳氏還特意帶著趙敏禾往廟裡祈福,祈求江氏這一胎生個女孩兒下來。
她二叔趙殷如今也是在京外為官,與妻方氏有兩子,同是二十八歲的趙攸鴻和二十三歲的趙攸源。趙攸鴻雖與趙攸浩同歲,但月份卻小了兩月,娶妻陸氏,育有三子,同樣也是在外為官。四哥趙攸源倒是待在京裡,他娶了老夫人金氏的孃家堂侄孫女小金氏為妻。
剩下的三個哥哥便全是三房楊氏所出。分別是二十歲的趙攸灝、十六歲的趙攸涵,以及同是十三歲卻比趙敏禾大了半年的趙攸浚,都未婚,不過趙攸灝已經定親,今年年底就要成親了。
趙敏禾前面三個哥哥雖都沒在京中,卻不約而同分別將自己的嫡長子送入京中,一是讓長子替父母盡孝,二也是怕長子困在外放之地缺少該有的見識,將來不足以支撐家中門楣,還不如送入京中給府中長輩教導。
故此,原該站在這裡,應當有她四哥、五哥、六哥、七哥,侄子裡該有十二歲的趙煦、十歲的趙燾和九歲的趙焎,總共七個大小郎君才對。此刻,楊氏身後卻只得六人。
楊氏歉意一笑,纖手一指大興宮方向,說道:“今日,他那位住那兒的表弟一大早就來了府裡,找他切磋武藝來了。”人家是皇子,已經上了門,趙家自然不好將人轟出去的。
吳氏順著她手指看了看大興宮隱約可見的宮殿簷角,想到出身皇商楊家的楊氏與已逝的淑慧皇貴妃乃是同族姐妹,瞭然地點點頭。
長嫂體諒自己的兒子,楊氏卻也免不了要解釋一番:“七皇子不是無禮的人,只是他還未開封建府,一直待在宮裡,也沒入朝,想必是不知大哥大嫂今日歸家才上了門。”
若是明知人家要忙著一家團聚,還這麼大大咧咧上門來打擾,哪怕身為皇子,也是無禮之舉。沒看今日裡,連趙家的四代通家之好鄭家都沒上門來叨擾。
吳氏安撫地在她手上拍拍,道:“咱們一家子向來和睦,無須為這點子小事介懷。”
楊氏感激地笑笑。
一大家子往府裡行去,楊氏按捺不住,伸手拉過趙敏禾的手,一會兒摸摸她的粉頰,一會兒輕撫她頭上的彩色流蘇和鈴鐺,又忙不迭問著一路上可好云云。
趙敏禾在面對長輩的疼愛上,一直是乖乖巧巧的,也由著她像摸個娃娃似的稀罕。
吳氏輕輕抿嘴一笑,每次女兒一回京來,就成了家中一寶,連楊氏這樣在京中貴婦人中以賢淑持重出名的,也對女兒愛得不行。
吳氏又一次慶幸女兒不是個囂張任性的,否則這麼多人寵著,還真能把性情給寵移了。
這一大家子人不及轉過磚雕影壁,便見到兩個少年人一前一後繞過影壁快步走出來,兩人身後還跟著一個身穿宮人服飾的內侍。
落後一步的少年英氣少年郎正是楊氏的次子趙攸涵。趙攸涵十六歲了,平日裡愛好舞蹈弄槍,比同齡人要高出一截。只這同齡人,顯然不包括走在他半步前的這少年。
只見他頭頂白玉冠束髮,劍眉星目,鼻樑筆挺,生得一副好容貌。身上卻是一身儒雅的冰藍色暗雲紋常服,以緋紅色刺金祥雲革帶束衣,外罩一件品月色緙絲對襟長袍,隱約可見腰間墜著一個小小的鏤空雕銀薰香球。
見他這副打扮,男人們沒覺出什麼,常見著他的楊氏卻是微微一愣。韶亓簫無論長相和性格,都是神采飛揚、率意灑脫這型別的,怎的今日居然穿的這般……精緻又講究?眼見趙毅已迎了上去,楊氏也不再把這等小事放心上,很快就放下不管了。
趙毅三年前才入京述職,在承元帝身邊見過這少年,已然認出來這少年正是自小最得承元帝寵愛的七皇子韶亓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