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3/4 頁)
邊突然傳出異動來。說是孫王親自帥兵,磅礴朝著大文國邊境過來。
並說自己乃是出兵勤王。
可隋帝並未召見他,出兵勤王一事更是無稽之談!孫王是何心思,簡直昭然皆知!
孫王又說,大文國裡藏了妖孽,為禍人間,自己是為了大文國的百姓,不得已打破和平,先破後立!
因著孫王這一茬,大文國民情頓時動盪了起來!
孫國人一向驍勇善戰,孫王這趟又親自率領了精兵來勢洶洶,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破了邊境的第一道防線,再往裡面,那可就不得了了呀!
不說百姓,就是朝廷也陷入了烏雲密佈之中。
局勢緊張,不得已,皇上忍住怒意,再一次將皇后之事暫且按下,成日看著朝上兩撥人吵來吵去。
有人主和,有人主戰!
孫國本來便是大文國賜給孫王的封地,按理來說,該是封地每年給朝廷上供。可現在孫王舉兵來犯,按照求和派那群老烏龜的說法,自己還得給孫王上供以求和平,這是個什麼道理!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孫國百姓生活雖然不怎麼樣,孫國的兵是真的強啊!不求和的話,就只能迎戰,就不知道到底是驃騎將軍的兵好使,還是孫王的兵好使!
隋帝本質也是暴戾的,看著朝臣吵了幾番,膩歪了,便授了驃騎將軍命令,令他帥兵和孫王交戰!驃騎將軍當日帶了京外軍隊若干,奔赴邊境。
不料孫王精著呢,兵分兩路,一路和驃騎將軍周旋,另一路則完全走了一條不一樣的線路,避開耳目,抵達第二個邊城要塞。
最關鍵的是,和驃騎將軍周旋的軍隊,還僅僅只是個幌子。既拖住了對方,又讓對方抓耳撓腮滅不掉自己。
第二個城破了之時,皇上龍顏大怒,戾氣四起,率兵親征。
這段時間人人自危,可不少后妃都很高興。
皇上既然不在這裡,她們可以趁亂搞很多事情,給谷千緋潑很多髒水。
尤其是靜妃谷嬪,借她倆的手,能夠把孫王那句“妖孽”給張冠李戴在谷千緋的頭上,她們簡直迫不及待就要動手了!
等皇上回來的時候,他心愛的覺妃,已經成為了天下人皆知的毒婦,饒是皇上不情願,也不得不對覺妃動手!
可靜妃還在等待幾日後的天災,谷嬪正要給自己使用麝香之際,晴天一道霹靂突然帶著火光落下!
聲音之大,整個京城為之震動,等眾人回過神來的時候,訊息有如潮水一般湧過來——
皇陵被劈了!
太上皇的陵墓,裂成了兩半!
這說明什麼?
京中緊張的氣氛瀰漫,不少人在這時候想起了千緋,只求朝花仙子能庇佑無辜眾生!
此前有關朝花仙子被皇上軟禁在後宮之中的流言再一次傳開,信眾們深信是皇上浪蕩的舉動惹怒了蒼天,如今遭到天譴!
恐慌就是水面上的黴菌,從信眾開始傳播,一直到所有人都堅信此事為止!
接下來的地動,以及孫王的指認,更是坐實了今帝惹來天怒的說法。皇上一人做的昏庸事,卻要無辜百姓來承擔,不怪蒼天,怪的是昏君!
皇城之外跪滿了百姓,不求其它,只求朝花仙子能為百姓申求公道,求得上天原諒。
隋帝的民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往下面跌落,同樣的,千緋身上凝聚的民意也節節高,堪稱爆滿!
這時候,由皇后曾經扶持的後輩們牽頭,開始提出由朝花仙子出來主持大局的想法。這就和論壇水軍控評一個道理,建議提出來沒多長時間,群臣甚至來不及提出反對的聲音,此前被千緋控制住的一群在朝上說得上話的大臣,其中一部分便已經首肯贊同了這個意見。
這彷彿是個希望,在百姓之中擴散開。他們無所謂國君是何人,只求自己生活順順利利,千緋身份特殊,乃是“仙子”,治世豈不是更好?
千緋並沒有讓自己麾下的群臣一次性全部投下贊同票,而是分三次。每一次都能帶動另一些大臣的贊同情緒,以及百姓的呼聲。
無數雙眼睛盯著朝堂,讓群臣也深刻體會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感受。
他們瞧不起這些身份低下的百姓,可當百姓全部凝聚在一起的時候,那壓力就有如泰山從頭頂直直壓下!彷彿他們不說上一聲贊同便是和百姓作對似的!
三批次一次比一次人多,贊同的聲音也越來越濃厚,饒是此前非此陣營的人也被“大流”帶了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