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村一村民在建造蔬菜大棚時,挖開一處古墓。
在古墓中停有兩副棺槨。據縣文管所考證,這是一個距今300多年的清初古墓……
鑑真原本只是隨意地略過畫面,突然,她停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數秒,猛然撲到電視機前。
紀錄片的旁白依然在繼續:
墓主是一對夫婦,據說男墓主被發現時屍體儲存完好,猶如活人……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村民說,“我們去的時候,墓裡的棺材都已經被挖出來了,味道很燻人,和男墓主不一樣,女墓主的棺槨上,棺材板已經全部散落了,裡面只有幾節屍骨,棺槨的蓋子上破了一個洞,外面有塊墓誌銘,不知道在挖開的過程中,值錢的陪葬品有沒有被偷偷帶走,反正我們趕到時,只儲存了現在這些……
“你在看什麼?都遮住電視了。”江道義漫不經心地走過去,忽然發現鑑真臉上不知何時滿是淚水。他被嚇了一大跳,“這是怎麼了?”
“劍……”
鑑真用手背用力擦去臉上的淚水,啞著聲,“這是師父的劍!”
第二卷·情書<完>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個故事結束。
下一個故事,就是歡樂一點的現代江湖。
。
知識小注解:
法律規定:
搜查時,必須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證,否則,被搜查人有權拒絕搜查。公安機關的搜查證,要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人民檢察院的搜查證,要由檢察長簽發。但是偵查人員“在執行逮捕、拘留的時候,遇有緊急情況,不另用搜查證也可以進行搜查”。這裡所說的緊急情況,在偵查實踐中是指:
(1)身帶行兇、自殺器具的;
(2)可能隱藏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的;
(3)可能譭棄、轉移犯罪證據的。在這些緊急情況下,來不及辦理搜查的審批手續,所以,允許以拘留證、逮捕證進行搜查。
☆、第一章
第一章
時值七月; 驕陽似火; 走在路上猶如浸泡在三溫暖中,雖然離發車時間還有十五分鐘; 大巴車內的汽油味還未散,但乘客們早已上車,心浮氣躁地等待發車時間的到來。
“……已知卡車市區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0 km/h; 這輛卡車緊急剎車後,經1。5 s停止; 量得剎車痕跡長9 m。所以你說卡車有沒有違章?”江道義爭分奪秒地拿著習題低聲講解。
鑑真不假思索地點頭,“違章了。”
“為什麼?”
“剎車痕跡都有9米了,肯定違章!”
江道義:“……”
文心能感受到後排那個陌生少年此刻無語凝噎的心情; 事實上,從這對少年少女上車之後,他就在努力控制住面部表情以免笑出聲來。
聽口音; 感覺他們不像是本地人; 暑期從學校回村的文心對身後同樣明顯是學生的兩人頗有好感,這輛大巴開往文村; 難道又是去村裡旅遊探秘的人嗎?
好不容易等到司機上了車,江道義立刻將習題一收; 無視身邊的少女充滿求知慾的眼神; 義正言辭地道; “開車時不要看書,會壞了眼睛。”
鑑真總算轉移了注意力,“好吧……”
自從在古墓記錄片中發現了師父的劍; 鑑真便什麼也不顧了,就算如今內力只剩下不到半成,也一門心思地要追來文村探個究竟。
當然,追蹤真相是一回事,為了開學後的期末補考,補課也必不可少。
身為(一)班的優等生,江道義當仁不讓的肩負了考試押題、劃重點,兼疑難點解答各項重任於一身,堪稱感動中國好同學。
文村是位於巫山腳下一個四面環山的中型村落。
由於乘坐動車會檢查管制刀具,所以他們便選擇了汽車,沿途還要幾經轉乘,路程也因此變得分外遙遠,在這十幾個小時的車程中,盡忠職守的江道義只要遇上休息時間,便見縫插針的給鑑真開小灶……
真是心疼自己。→_→
到達文村時已近黃昏,車子開進修建在村口的青石牌坊不遠停下。
饒是鑑真武力高強,此刻也不免臉色發白,腳底虛浮。江道義虛環著她的肩膀,目光在魚貫下車的乘客中逡巡一圈後,走向了文心,“你好,請問這附近有沒有旅館?”
文心對他們好奇已久,見狀坦白地道,“有的,不過車站這附近的旅館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