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雖然預測並沒有太大的危險,但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在“裡風圈”周圍就更加看重隊員隨機應變以及身體的素質,為了保證任務的成功,這次許彥挑選地都是一些好手。
許彥檢查了一下所攜帶的機器,雖然主要目標是為了驗證“Y能量對生物體的體質是否有增強作用”的猜想,但科研站裡面的科研人員依舊物盡其用。
總負責人笑著拍了拍許彥的肩膀,“反正都要去一趟,順便把國內新制造好的探測機器人帶去,正好還能裝作你們是正常作業。”
而最主要的試驗工具,卻只是許彥身後一直揹著的像是小提琴袋子一樣的黑色揹包。
許彥檢查了一下儀器的擺放,接下來的行程,必須得由他們來代替雪橇狗以人力進行。
參考了“裡風圈”的風力,為了不被怪風捲走,整個探測機器人特意做得極為笨重,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負重,就算是對於身經百戰的軍人也一樣,如果僅憑揹著走的話,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而且很浪費時間。
科研人員考慮了多種建議想要改善這種情況,但是北極圈的脆弱性的確讓很多科研人員有些放不開手腳,破壞較小如同雪橇犬這類在“裡風圈”三百米外便寸步難行,無人機高空投放,先不論儀器降下的落點受“裡風圈”的影響極難計算,就目前的情況看,在天空中比地面更要容易被直接捲入到“裡風圈”裡面,考慮到這種情況,大家都只能被迫選擇了最原始的人力。
和一開始運輸時候的困難不同,也許是這兩個月來,一次又一次地運送,再加上這嚴酷的氣候條件,在這種情況之下做高強度的負重鍛鍊,這些負責運送機器的部隊的力氣也變大了許多,像是現在就不再那麼吃力了。
在蒼茫的北極夜色之中,遙遠地只能看到那束在風雪掩蓋之下的照明器的光芒。
距離“裡風圈”一百米,風力已經到達了七級勁風的程度,這種情況大家都只能彎下腰,壓低重心地前進,因為強風,又是逆風行駛,速度一下子變得極為緩慢。
許彥忽然一把奪過掛在雪橇上面的照明器,朝身後望去,照明器的光芒在雪堆上面形成光圈,他朝著四周快速地晃了過去,被他照到的地方,露出白茫茫的一片,萬年不變的北極圈的景色。
訓練有素的其他人第一時間選擇了戒備,他們背對背的站著,直到許彥一直沒有動靜,才有站在許彥旁邊的隊員伸手在照明器的光芒揮了揮兩次手。
這是在詢問“發什麼了什麼”的示意。
並不是私。密的暗號,純粹是因為距離“裡風圈”一百米,狂風再加上低溫,此時並不適合開口講話,但又處於黑暗之中,肢體語言可能會因為看不清的原因而造成一些資訊遺漏,為了保證正常地交流,所有的示意動作都要使用照明器,在北極圈無聊的時光之內,他們可以說把照明器都玩成花來了。
許彥才像是回過神來一般,用拿著照明器的手,左右擺了擺,這邊是“沒事”的意思。
只是在部隊要繼續前進的之際,許彥還是往後看了一眼。
是……錯覺嗎?
總覺得有人在注視著他們。
跟著他們一路的地球,有些意外地揚了揚眉,許彥的警惕性簡直說可以高到一定程度了。
當然,許彥發現的並不是地球,雖然也默默地注視著他們的行動,但是和許彥感覺到的那個傢伙自然是不一樣的,先不說位置就不對,她一直在他們正上方飄著,其次,她的鍛鍊了以億為單位的時光,可並不是和草履蟲一起睡大覺練出來的空把式,這可是絕對地真技術。
被許彥差點發現的是那隻北極熊幼崽。
一身雪白色的毛,保證了他可以完美無缺地把自己團成一團融進雪裡面而不被發現,種族天賦自帶的技能,能讓它在雪堆裡面保持著絕對靜止,畢竟北極熊在一天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就是這樣藏在的雪中的,即使最矯健的土生土長的北極狐也很難發現它的蹤影,更別說許彥這個只在這裡呆了幾個月的時間的外來者。
雪堆裡面冒出一個小黑點,在極夜的夜色籠罩之下並沒有被人注意到。
黑點輕輕地上下抖動了一番,那隊人已經走遠了,味道逐漸變得稀薄。
以這個黑點為中心,便忽然躥出了一隻北極熊幼崽,抖落了身上的積雪之後,朝著許彥他們離開的地方跑去。
那個男人身上有甜甜的東西,像是之前的那顆小珠子,想要。
地球翻譯道。
作者有話要說: 沒怎麼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