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條防線。
在前朝末年,聖皇與另外兩位當世人傑割據天下之時,臨沙城便有當時聖皇仰之為臂膀的倀鬼星星殞駐守此地。
如今天下雖然太平,但江東的那群刀客卻始終磨刀霍霍,不曾停歇。
為此,又有兩位神將在前些日子被司馬詡從西涼調了過來。
這自然是一件極為不智的事情。
西涼在與蠻族的戰役中連連失利,若不是新晉的神將北通玄尚還有些本事,那恐怕,西涼二十八城早已拱手讓人,而大魏士卒也只有龜縮於北嶺關,躲避蠻子們的狼騎了。
無論怎麼看,在這個時候抽調西涼的兵力都是一件極為不妥的事情。但司馬詡畢竟權勢遮天,他在朝中一句,止內亂方能平邊患的言辭,讓反對他的百官啞口無言。
鍾安和與奕陽州二位神將對此頗有微詞,但最後還是不得不聽從調令,來到這臨沙城,終日看著眼前那一江的川流不息,飲酒度日。
今日的天氣還算不錯。
兩位年事不小的神將大人百無聊賴,相約到了城頭上,喝著小酒,聊著些在西涼征戰時的趣事。
這也是到這臨沙城唯一的好處。
臨沙城的太守不過六品,二位神將卻是實打實的二品官,那位平日裡在臨沙城中作威作福的太守,到了他們面前連大氣也不敢喘一下。二人在這裡,說是土皇帝也不為過。
日子舒坦倒是舒坦,但久經沙場的二人卻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懈怠,每日裡晝夜佈防,監視灕江對面那一群刀客的事情可卻從未停過。
當然,他們到並不是想要真的與那些刀客交手。
且不說那位年輕的天傷星殞,就是他手下那群出了名不要命的刀客,也足以讓這早已見慣生死的二位神將為之膽寒了。
他們所要做的不過是監視住那群刀客的動向,及時彙報給朝廷罷了。
至於動手的事情,冤有頭債有主,還是交給那位重新出世的英王殿下吧。
想著這些,二人又將一壺酒飲盡,正要喚士卒去到那位太守府內抱些好酒來時,一聲驚呼卻忽的傳來。
“將軍!江面上有異動!”
二人聞言心頭一驚,方才上頭的酒意在此刻盡數散去。
他們趕忙走到城牆之上,極目遠眺。
以他們的目力自然一眼便看到,黑暗中,滾滾的江面之上。
數葉小舟正在緩緩從大江的那一邊緩緩而來。
那些扁舟之上正立著一位位身著白衣,頭戴蓑笠,揹負長刀的身影。
而在最前面的小舟的船頭上,亦有一位身影,他的打扮與身後那些刀客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但鍾安和與奕陽州卻一眼便認出了他——天傷星殞,刀奴楚惜風!
即使相隔甚遠,那位刀客似乎也感受到了二人的目光,他藏著蓑笠之下的頭忽的抬起,一道精芒自他的眼眸中射出,穿過灕江之上層層的水霧,直抵二人的心神。
二位神將的心頭一顫,也來不及去思索為什麼那群人渡江而來的時間比他們所收到的訊息要早上近乎一個月。他們只是趕忙收回自己打量的目光,轉頭看向那些士卒,大聲說道。
“快去備馬!千里加急,送於長安!”
“就說,楚家刀客們回來了!”
第四十七章 開端
臘月十五。
長安城裡,冬雪未盡,春雨未來。
神將桐經義在寅時便收到了訊息,攜著一干人馬離開了天嵐院。
而他這前腳一走,一大群人馬便裹挾著塵漫天,破開了長安城安靜的黎民,急不可耐的將天嵐院團團圍住。
為首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他鮮衣怒馬,身著五色甲冑,頭頂紫金戰盔,手持一杆雕龍長刀,面色冷峻,殺機盎然。
他是大魏排名第三的神將,山力行。
他身旁站在許多道身影,其中最引人注目便數他身旁的那位同樣上了年歲的老者,他毛髮皆白,卻又面色陰沉。周身裹在一件寬大的灰袍之中,而一股危險的氣息便自他的體內漫出,他便是八荒院如今的院長——問道境強者,廉半城。
而他們的身後更是帶著密密麻麻計程車卒與學員,此刻都懷著各異的心事,盯著眼前這座破舊的院門。
“去,破門!”山力行對著身旁一位騎著高頭大馬的小將如此說道。
“是!”那小將低頭領命,領著數位士卒來到天嵐院的院門前,手中長槍翻飛,竟然就要直接轟開這座古老學院的大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