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頁)
無知無覺,一直到幾十年後他無意中打通了一身經脈,方才大夢初醒。
就算他清醒又如何?
宋朝處於文明更迭的關鍵時刻,火器開始廣泛運用,但距離全面取代冷兵器的路程尚遠,宋朝之所以看上去這麼孱弱,其實是環敵太多、太強。
早在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前,幽州就已是契丹人的地盤,宋朝從來都沒有統一中國,與遼、西夏、金、蒙古作戰幾乎沒有斷過,僅憑步軍往往只能擊潰胡虜騎兵,無法做到聚而殲之。
可即便是宋朝戰事從未斷過,宋朝卻依舊十分富裕,文化、經濟繁榮的程度,堪稱歷代之最。
而蒙古人兩次西征,花剌子模、阿拉伯、波斯、俄羅斯列國覆滅,波蘭、匈牙利、普魯士等歐洲聯軍連番潰敗,要不是窩闊臺死得早,蒙古人又折返回來繼續禍害神州,掃滅印度、高麗、西夏、金國、大理,還不知道歐洲會是個什麼局面……
這時候非洲、美洲、大洋洲還是茹毛飲血的原始人,可以說橫掃全球的蒙古人,對陣南宋,硬是被拖死了窩闊臺和蒙哥兩位大汗,直到忽必烈登基,若沒有‘漢jiān’軍做主力前方引路,僅憑那點蒙古騎兵根本就別想有尺寸之功!
————————————————————————————————————————
天山的奇幻之旅即將結束,主角重新回到地面,加入抗金的鬥爭,而這裡提到王重陽是個引子,後面會帶出‘掃地僧’這種終極反派給主角斬殺,讓大家爽一把。
第二百二十七章 捉拿仙人的構想
(紅票越來越慘淡了,求下紅票啊!)
——————————————————————————————
當然,這都是後世人的觀點,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
宋末的局勢混亂無比,身在其中,誰看得懂未來?就算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的希夷真人,他也看不清。
既然拜了個活神仙做師傅,又掌控了一大股勢力,侯青雲的底氣足了起來,他當即提出了自己心中的遐想:以大宋為主導,聯合大夏、大理,建立攻守同盟,一鼓作氣滅了金國,真正實現天下大一統!
當然,那些又不老實的的小國,諸如越南李朝,遼東高麗,還有大漠蒙古,就和梅超風、摩尼教一般,統統是不安分的因素,都是要剿滅的物件。
逍遙子皺眉聽侯青雲說完,這才斥道:“胡鬧,窮兵黷武豈是治世良方!先不說打仗,就算真如你所說,將這些國家滅亡,那接下來呢?是不是要自相殘殺了?”
“當然不會!”侯青雲自信滿滿:“不論是土地、財物、人口,都是一種資源。小到個人,大到國家,歷來之所以會有衝突、戰爭,無非就是為了奪取資源!”
“師傅您的治世策略趙宋貫徹的很好,可趙宋從來就沒有一統天下啊,大宋向來強敵環飼,富裕無比,卻又怠於兵革,難免為胡虜蠻夷窺伺,動輒便有傾覆的危險……”
侯青雲見逍遙子若有所思,又道:“徒兒認為師傅的法子固然是治世良方,但前提是要能夠實現長治久安!放到現在,就需要以鐵血之姿一掃天下,將那些不安定的因素一一剷除,真正的結束亂世!”
他見逍遙子麵皮抽搐,臉sè發黑,趕緊道:“這之後嘛,當然就應該貫徹師傅您的治世經緯,休養生息……而大理與西夏可以與大宋共同繁榮,自然不需要刀兵相向了。”
這只是侯青雲的整體構想,想要不窩裡反,實現共同繁榮何其難?
因為這時候物質生產力太低下,資源匱乏,既然無法自給自足,那就只有去搶別人的了。
畢竟誰又喜歡單純為了打仗而打仗?像鐵木真這種純粹是為了滿足自己征服yù而四處征戰,屠城滅國的瘋子畢竟太少!
所以侯青雲借鑑穿越前的世界歷史軌跡,將自己的構想闡述了出來。
蒙古人不過是匹夫之勇,最大的喉鯁——佔據中原的女真人一滅,那麼神州大地迎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屆時海運一發展,遠洋船隊可以去呂宋、非洲、美洲、這些地方掠奪財富充實神州,‘良xìng迴圈’一成,何嘗不能實現真正的富強?
李依琪沒想到侯青雲心中竟然有如此宏偉的目標,對這個師弟除了愛慕外,又多了一分佩服:“不管最後能不能實現,他有這份雄心壯志,已是世所罕見了!
逍遙子在回味侯青雲所說的,而李依琪目光炯炯,她鄭重的向侯青雲道:“師弟,只要你願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