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1/4 頁)
裘千仞倒是想得開,他搖著玄晶離火扇,悠然道:“在仙界,未必能和人間一樣逍遙啊!”
其他人默然點頭,他們武藝、修為在人間臻至極高的境界,但在仙界,恐怕連根雜毛都不算。
“人間雖然也很好,但總沒有仙界的武學多!”老頑童撓了撓頭,他問道:“真叫我想不通,還有這樣的人,居然會為了女人,放棄成仙?”
“這叫做‘只羨鴛鴦不羨仙’!老頑童,侯小子的境界,你永遠不懂!”洪七公哈哈大笑,連黃藥師也不住點頭,面露讚賞之sè。
侯青雲並沒有留在祭壇,他在明瞭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後,果斷的踏出祭壇,自覺放棄了飛昇的機會。
“人生之路,漫長苦寂,就算為仙,若沒愛人相依相伴,豈不是要抱憾終生?”
“兩世為人的我,哪裡會對仙界那麼痴迷?”
“傻妞,居然不要命的往裡衝,差點枉死……”侯青雲輕輕一笑,在夏孤嵐光潔無暇的額上撫了撫,又將她攔腰抱起,迎著落rì的餘輝,一步步走下祭壇。
“你既然能捨棄一切,我又何嘗不能如此?”
終章
時光匆匆,光yīn如箭,一晃已是七年後。
七年的時間,中原的格局,無論是國家還是江湖,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換。
金國的氣數似乎已盡,自從七年前的南征一敗塗地後,再也無力維持軍事。
這七年間大部分財力都投入到與北方蒙古人的戰事中,而國內義軍起義更是連綿不斷,光是鎮壓國內的起義,就已經讓完顏守緒焦頭爛額,對西夏和南宋無力再戰,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求安保,國力是越發衰頹。
反觀西夏和南宋,則是一副錚錚向榮的局面。
夏人佔據臨洮後,勤修政事,引進灌溉技術和糧食種子,鼓勵農墾和畜牧,休養生息,又在蘭州設集,大興商貿,蘭州漸漸成為東西方,各族貿易的集散地,越發的繁榮。
隨後,西夏更是派遣長公主李依琪前往大宋都城,與宋主議和,商談結盟之事,本來宋室朝堂對夏人還頗有忌憚,畢竟大宋與西夏雖然不是生死大敵,但西夏立國兩百年來,雙方是戰多和少。
不過當靈川公主拿出希夷老祖的親筆手諭後,宋室朝堂中,上至君王趙竑,下至六部侍郎一齊目瞪口呆。
良久,趙竑才消化了這驚世駭俗的訊息,結結巴巴的問道:“希夷先生,今何在?”
“舉霞飛昇。”靈川公主認真的答道,這無疑又讓宋室皇帝和朝臣再次瞠目結舌。
於是大宋與西夏的聯盟就這樣建立起來,包括攻守協定,取消貿易壁壘,互通有無等等。戰事初平,兩國國力也在緩緩提升。
政局平定,但江湖上卻不太平。
華山論劍後的第二個年頭,全真教、丐幫、少林寺、鐵掌幫、桃花島以及五毒教改頭換面的拜月教六大門派牽頭,江湖各大小幫派、勢力參與的武林盟正式成立。
武林盟並不統治江湖,而是協調江湖各方勢力,排解紛爭、仇怨,定期舉辦武林大會,促進武學、門派之間的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由六大門派的jīng英組成的武林執法隊專門緝拿、拿、懲戒為禍江湖的勢力,以及無法無天的大盜、匪徒。
武林執法隊成立後的數年,湖南的白蓮社、流竄至崑崙光明頂的摩尼教、長樂幫等為禍江湖的黑惡勢力被搗毀,什麼蘭州七霸、川東大盜等巨匪、大盜更是盡數伏誅。
武林盟成立數年,江湖上由於武學秘籍爭奪、武人鬥狠導致的紛爭、仇殺事件越來越少。
但武林並沒有就此沉淪,相反,由於有了各大門派共同資助,組織的武林大會,武學的交流更勝從前!
‘翠羽黃衫’‘赤練仙子’‘銀鉤鐵畫’‘八臂神劍’等一批批武林新秀在武林大會中嶄露頭角,從此魚躍龍門,名揚江湖,收穫名利與愛情。
這些少年成名的例子,激勵著無數懷揣著熱血江湖夢想的後進之輩前仆後繼,不斷為武林注入新鮮血脈。
由於各地幫派的推動,民間習武熱情高漲,各地的武館如雨後chūn筍般的冒出,刀、劍、拳腳,各種武術流派層出不求,武學達到了一個空前盛況。
武林幫派的發展如雨後chūn雷,勢頭澎湃,起初讓大宋朝堂坐立不安,但當裘千仞、郭靖、馬鈺等人進宮面聖後,大宋朝堂最終默許了武林盟的發展。
這也是雙方妥協之舉,民間習武之風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