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可以更加耐打,這點從侯青雲現在基本不懼怕沙通天的猛惡拳風可以看出。
第七章 腳大剋夫的穆念慈
開chūn後的氣溫逐漸回升,冰封的黃河也逐漸開始解凍,四野裡的草木也長出點點新芽。
“當chūn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這是洛陽城真實的寫照,與汴梁相比,洛陽城受到的戰火摧殘要少些,來往商貿要更繁華。
此時侯青雲正悠閒的漫步在洛陽大街之上,頭上掛著個豬八戒的面具,手裡拿著一隻糖葫蘆串子,正大吃大嚼,哪還有半點江湖客的模樣。
練武練得累倦了,自在隨心,放鬆放鬆,享受生活嘛。
從汴梁郊外的黃河幫到洛陽並不遙遠,一路而來侯青雲並未碰到什麼稀奇的江湖事。
剛將糖葫蘆串啃完,他忽然發現前面人頭攢動,似乎有熱鬧可以看,於是來到外圍,拍了拍身邊正擠著頭往裡鑽的男子隨口問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這麼多人圍觀?”
那正往裡鑽的男子被打斷,見了侯青雲的豬頭面具,正yù發火開罵,但見侯青雲揹著長劍,留著一頭短髮,雖然打扮怪異,但看上去不像是善茬,連忙道:“前面有跑江湖的正在比武招親呢,聽說那小娘子長得特水靈!”
“哎,讓一讓…。。”一聽是比武招親侯青雲頓時來了jīng神,這種不可理喻的強加婚姻也只有在小說的世界中才會出現,既然碰到了,又怎能不去湊個熱鬧。
侯青雲使勁從密密麻麻的人群裡鑽進,他的身材健壯,力氣不是這些普通人可以比的,很快便讓他硬生生給擠了進去,惹得周圍人一片罵聲。
人群圍著的zhōng yāng,是一個面積不大且簡陋的戲臺,也許是之前洛陽花燈節活動遺留下的臺子。戲臺zhōng yāng一面繡著‘比武招親’幾個金字的錦旗高高掛起,下面坐著一箇中年漢子,四十來歲的樣子,一臉風塵樸樸。
中年漢子身側,錦旗之下是個一身紅衣倩影亭亭玉立的少女,約莫十四五歲,身材姣好,略顯稚嫩的小臉帶著些風霜之sè,顯然是常年行走江湖所致。
這小姑娘在見慣了後世各sè美女的侯青雲看來只能用‘姿sè尚可’形容。
但以這時代人的眼光來看,那可就是:明媚皓齒,窈窕動人,如花似玉一般的美人兒,少女偶然望向人群中略帶羞澀的眼神,更是勾人心絃,讓人心癢不已。
人群之中有不少漢子蠢蠢yù動,人聲嘈雜,就等著臺上那中年漢子的說法。
這個應該就是那個帶著養女到處行走江湖,為了尋找郭靖的楊鐵心吧!
見到這情形擺設,侯青雲如何認不出這對父女便是那楊鐵心和穆念慈。只不過沒想到本來應該在中都大興府擺下的擂臺,卻在這洛陽給碰見了。
想來與原著中描述的差不多,為了要尋郭靖,所以到處行走,在去中都一年前打起了比武招親的旗子,恰好此時楊鐵心和穆念慈流浪到洛陽來。
既然撞見了,又怎能錯過一出好戲?
臺上的楊鐵心見臺下已經裡三層、外三層圍住,又見臺下許多男子都快要按捺不住,便站起身來,輕咳一聲,雙手抱拳朗聲道:“在下姓穆名易,山東人氏。路經貴地,一不求名,二不為利,只為尋訪一位朋友。。。。。。”說著伸掌向錦旗下一指。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侯青雲看到一杆鐵槍和兩支短戟。
只聽楊鐵心續道:“以及一位年少的故人。又因小女已及笄……因此斗膽比武招親。凡年在二十歲上下,尚未娶親,能勝得小女一拳一腳的,在下即將小女許配於他。如是山東、兩浙人氏,就更加好了……”
他話說完,便又重新坐回臺上,臺下卻鬨然一片。
有人高聲喊道:“既是比武招親又先限那什麼規定,一定要二十歲上下,老鐵我一身橫練功夫可不是吹的,打遍洛陽無敵手,可惜,可惜……”
“可惜你已經三十有九,算不得少年英雄啦。”
有人出言調侃,隨即引來一陣鬨笑。
侯青雲向那老鐵瞧去,好傢伙!身高八尺,虎背熊腰,看那樣子的確是修煉橫練功夫的好手,只可惜老了點。
兩道身影按捺不住,率先飛身上臺,是兩個白衫青年,二人抱了抱拳。
“在下傅紅雪。”
“在下孟星魂。”
“咱們先比過了再與小娘子計較。”
隨即便打在一起,眾人瞧了一陣,便又嗤笑起來,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