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桐樹開了個協調會,盧書記非常欣慰地說:“傳統媒體在新時代的轉身和探索,《都市報》做出令人信服的嘗試,效果很好。先頭批的500萬宣傳經費,市裡決定,就留在《都市報》賬上。”
江市長提出認捐的梧桐樹種在新區:“那邊正好新路剛剛修成,還沒來得及種行道樹呢。如果把眾籌來的梧桐種那裡,市政這塊也能省下一筆錢。鄭社長再接著做一系列的人文題材,藉著‘七百年’這個概念炒一炒,新區那邊的商圈和房地產,很快也就起來了!”
一室領導聽得哈哈大笑!
“算來算去,還是老江佔了最大的便宜!”
“我以為不花錢打酒,是鄭社長自己的獨創,現在看來,是江市長薪火相傳!”
鄭雨晴謙恭道:“我只學到皮毛,眼光狹窄。領導才是高屋建瓴。”她趁機提出梧桐觀景路今後的落葉,只撿不掃,更能體現江州城市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領導又頻頻點頭贊同。
呂方成早上蹲馬桶的時候,信手翻看《都市報》。幾乎每版都有一條提示:建市七百年紀念活動,由《都市報》和悅信傳媒共同舉辦。他冷笑數聲:“這麼快就在報上手拉手秀恩愛了!低俗!淺薄!!”
罵幾聲,忍不住又攤開來細看,心裡給出客觀評價,眾籌活動真是金點子。又展開聯想,銀行的業務能不能跟眾籌掛上鉤。突然又醒悟,自己早就不是銀行的人了,操那份閒心作甚?不如想想中午給女兒送什麼好吃的。昨天的糖醋排骨好像受歡迎,萌萌晚上帶回來的飯盒都不用洗的,小舌頭舔得真乾淨。
萌萌衝爸爸耍嗲,要求以後每天都送兩份午餐。
奶奶大驚:“娃咧,每天你爸給你送那麼大份的量,怎麼還要兩份?你小心吃成個胖子!”
“劉力然和萬思加都搶我的午飯吃……我都沒吃飽!”
呂方成有點生氣,立即開啟微信在家長群裡留言:“劉力然和萬思加的父母在不在啊?能不能別再搶我家呂萌萌的飯吃啦?”
兩位學生的家長立即現身,跟約好了似的一唱一和,先是深刻道歉,然後吹捧呂方成的廚藝,最後提出要求,能不能多準備一盒飯給我家小孩?我們付費!你呢,反正一頭豬是養,一群豬是放。
其他家長也跟著起鬨:“對咯對咯!多做些也不多費事,集約化生產,你的成本就下來了……我們家也能湊一份嗎?”
班主任露頭了:“班級群裡不談與學習無關的話題,如有生意往來,請另開群!”
呂方成拿著手機怒了:“誰要做生意啦?!”
突然,一個群就蹦到眼前:一年級三班小飯桌群。
呂方成哭笑不得:“我沒答應啊!”
幾位家長一抬一捧,哼哈著把呂方成給捧到天上去,大家商量好了一個孩子一天按15塊一頓,頭一個月330塊紛紛轉給呂方成。為了讓孩子吃口好飯,現在的家長也是蠻拼的。
十來個家長的錢,赫然蹦到呂方成眼前。呂方成從沒想過自己要幹這個營生。雖然歇的這一個月邊重修駕照邊苦惱自己要做什麼,但敲破腦袋都沒想過要開個小飯桌當廚師長。
堂堂一個狀元,竟然落魄到如此地步。呂方成心有慼慼焉。微信裡那些橙黃色的轉賬單,就掛在那裡,呂方成根本不去點選。
家長們憋不住了,自己又單開個群:“人家萌萌爸爸,以前也是銀行營業部主任,當年還是高考狀元,肯定拉不下臉給咱孩子做飯,不給夠價格,人家不會幹這個的。他會不會覺得侮辱他了?”
“也是啊!人家萌萌媽媽還是堂堂社長,家裡又不缺咱這些錢。估計他是不肯的。”
有個家長髮狠了,甩到群裡一句:“我兒子能吃,頓頓不能少了肉,勞煩呂老師照顧,我工作忙,晚上都來不及接,我一個月給您三千,兩頓飯帶讓您幫著看做功課,呂老師,您只要把我那淘兒子教得和呂萌萌一樣好,我另包紅包!”
群裡立刻就炸了:“哎呀,呂老師啊!您還負責輔導功課啊!算我們家一個不?跪謝啊!”
“我們先謝謝呂老師啦。”
突然之間,呂萌萌的爸爸就變成呂老師了。在微信群裡,立即德高望重起來。
呂方成盤算著重修的駕照也快拿到了,只能回:“我車裡坐不下,看著做作業的孩子,最多收三個。”
呂方成,是被家長們逼著,上了小飯桌。
以後每天中午,呂方成送的飯就不止萌萌一盒了,得用塑膠週轉箱來裝飯盒。放學鈴一響,呂方成準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