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頭給兒子,還裝了半罐子鹹菜,生怕裴建成路上不過,家裡平時沒有做這些的習慣,只得臨時換點,不過要繼續上工,他們也習慣了裴建成來去匆匆的樣子,都沒什麼不捨,只是說著要他以後好好唸書之類的祝福話。
裴建成和來的時候一樣,選擇了走路回去,這條路既長、又短。
曾經他以為這是逃離,奔向新的人生,總是走得又快又急,可今天卻一顧三回頭,遠遠地回望著村子,他知道,他的家在這,他的家人也在為他努力。
……
“碧芳,你家小子今天沒帶出來呀?”上工之餘,總有人喜歡嘮嗑兩句。
“沒呢,在家裡,託鄰居看著呢。”蘇碧芳擦著身上的汗,她笑起來眉眼彎彎,說話聲音也很甜,她在一年半前,生下了兒子,平日裡常常把孩子放在揹簍裡帶出來上工,最近有點熱,婆婆怕孫子中暑,便給了點糧食,放在鄰居家了。
“你婆婆對你好不好的?”這也是村裡同齡人間最愛聊的話題之一了,誰家婆婆好、誰家婆婆不好,“她看著挺兇。”對方遠遠地看著,確定了李秀芝聽不到才小聲問。
“好著呢!”蘇碧芳從不說人壞話,再者她的婆婆的確挺好,她在嫁過來時,家裡就挺擔心,說婆婆平時“兇名在外”,天天能聽到她罵自家的兩個兒子,又因為嫁妝的事情,和家裡來來往往幾回,她出嫁時,是挺擔心的。
可嫁過來才發現,婆婆雖然兇,但是刀子嘴豆腐心,又受不得別人捧著她、對她說好話,蘇碧芳從小在家裡受寵,嘴巴很甜,在家裡可謂是如魚得水。
婆婆挺節約,不過早在她入門沒多久,公公就和她們兩個新媳婦交代清楚了,家裡得給小叔子預留一點錢,才不會以後緊張,她們都能理解。
“我天天聽你婆婆罵建設、建來呢。”那人不知出於什麼心,還挑事,“她咋就沒罵你小叔呢?”
蘇碧芳沒忍住,離著對方遠了一步:“做錯了事,肯定要被罵,你看我婆婆不就不罵我嗎?”還真別說,她漸漸地發覺,建設和建來兩個,著實……挺欠罵,別說是婆婆了,有時她都來氣。
就說上回,她要回孃家,婆婆事先給她和弟妹都準備了一籃子東西,建設還非得問婆婆:“媽,我拿這麼多去,你不會生氣吧?”婆婆沒理他,他還越說越來勁,解釋了半天什麼難得和她回孃家,多拿點東西什麼的,最後差點沒煩得婆婆拿東西砸他。
至於建來,就像和丈夫一個模子畫出來的——只是更遲鈍點,還有點喜歡拍馬屁,雖然總是拍到馬腿上,他更厲害,直接說什麼要不少拿點,氣得弟妹追了他兩圈,還好後頭出了門,建來偷偷地從外頭拿了東西給她和弟妹分了,這才知道,他早就託小叔在城裡幫忙用山貨和人換了點細糧,生怕媽不給,惹家裡矛盾。
村裡不少人受婆婆磋磨,新媳婦和婆婆過得好,反倒成了怪事,那人撇撇嘴:“行吧,就你們過得好。”
蘇碧芳只是笑,沒多說什麼,家裡可是有一根定海神針的,當然,她和婆婆也有處不來的時候、甚至也有生遲鈍丈夫氣的時候,只是公公雖然少說話,可卻很敏感,總能及時發現,調中解決。
前兩年,家裡稍微寬鬆了些,公公和婆婆磨了幾回,也開始給他們發零花錢,當然,公婆也留了一份,雖然不多,蘇碧芳和弟妹偷偷說過,總覺得啊,這也算是當家了。
“碧芳,我隔壁村的嫂子,有個衣服,我帶來了,想託你們補一補,中不中?”旁邊一直聽著的那人也湊來了,“就數你婆婆手藝好,我知道規矩!”
蘇碧芳帶回的縫紉機發揮起了作用,李秀芝的縫補手藝名聲挺大,倒不是說多厲害,畢竟縫紉機縫出來就那效果,只是對方腦中總有巧思,同樣是改衣服,不會改醜了,又不要得什麼錢,只要點邊角布或是粗糧,村裡寬綽點的,都不吝嗇花。
蘇碧芳下意識一僵,眼神飄得有些遠:“行,那晚點你把衣服給我,現在手髒。”
只是吧,他們家,手藝好的呢,其實倒不是婆婆……
第42章 年代文裡的偏心爹(十三)~(完)
忙碌的一天一晃而過; 下工時蘇碧芳手上已經捧著兩身衣服,就在附近上工的弟妹朱珍珍比她結束得要早一些,正站在前頭等她。
“珍珍,你怎麼不先回去?”蘇碧芳馬上湊過去; 關心地挽住了對方的手,朱珍珍前段時間總是疲憊睏乏,被李秀芝壓著去找村醫看了看,說是懷了; 最近肚子有些起來了,裴鬧春還特地拿了點玉米找了隊長; 託他排了個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