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4/4 頁)
可饒是如此; 想當里正的人依然擠破了頭。
這麼說吧,但凡俞承嗣有這個想法; 只要他願意,里正這個位置能瞬間換人,上頭都不帶絲毫猶豫的。再不然; 他若是想去縣衙門某個文書之類的小官小吏,也是容易得很,恐怕是今個兒動了心思,不出幾日就能如了願。
最最差的結果,也就是開辦個私塾。別以為私塾就不賺錢,恰恰相反,儘管束脩通常都不算貴,可一年到頭的三節兩壽呢?就說俞承嗣好了,在考上秀才之前,每年的束脩不過兩三貫錢,早些年花得更少。可每年送給先生等人的各色禮物,卻不下二三十貫錢。
說白了,俞承嗣如今是不想放下身姿賺這個錢,只要他動了心思,一年下來,賺個一兩百貫錢,那是輕輕鬆鬆的。
可誰叫他年輕呢?
翻過年也不過才二十有三,這個年歲擱在尋常人身上當然不算年輕了,可他是秀才公啊!哪怕費上個十年才考上舉人,那十年之後他也年僅三十三。大好前程近在眼前,自然不會因著那些個蠅頭小利自毀前程。
也因為俞家出了個秀才公,撇去正月開頭兩日親眷之間走動外,旁的日子,俞家那就是沒少過人。不單賓客盈門,這禮物自然也是不能少。
唯一的問題就是,俞家終究位於鄉下地頭,會上門來的,多半也就是鄉里鄉親的,各家各戶本身就沒幾個錢,送的禮物也就可想而知了。當然也有送貴重禮物的,只是那樣,就直接送去了平安鎮上的俞宅,畢竟既是要給秀才公送禮,自然就沒有比當面送上更好的了。
甭管怎麼說,俞母在過年那幾日受的委屈,沒過多少日子就緩過來了。甚至去年秋收那會兒,揹著她說壞話的那兩個婆子,儘管她事後也沒確定究竟是哪兩個,可大致的人選還是有的。只不過,她心目中的那幾個碎嘴婆子,也都帶著些許禮物來給她拜年了,且滿口子都是奉承話,有些話說的連她都忍不住臉紅了。
嘖,不過是些小人罷了,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跟這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