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1/4 頁)
紀桃拍拍她的手。
紀韻和她一樣,有著某些底線,其中就是不會對孩子出手。
付大夫也是一樣,哪怕恨馮婉芙和楊大成囚禁他,卻因為孩子受傷,還是忍不住出手幫忙。
反正目前為止,紀桃從古棋鎮出來一路到了京城,根本就沒有發現比付大夫祛疤效果還要好的藥。
認真說起來,他們這樣的人容易吃虧,且還不得不嚥下去。
“桃兒,你陪我一起去吧。”紀韻突然道。
紀桃愣了下才反應過來紀韻說的大概是讓她和她施粥。
“好啊。”紀桃一口答應,想了想又道:“既然是我們倆一起,就不能讓你一個人出銀子,我也拿些銀子買米。”
“不必,我不缺你這些。”紀韻不假思索的拒絕。
紀桃想了想,笑道:“那我就給他們煎一桶藥,有病治病,沒病防身。”
紀韻私以為,紀桃本就是大夫,有些藥湯根本就不費什麼銀子。
“那就這麼說定了。”
紀韻辦事,還是很快的,只兩日就告知紀桃,她們的棚子搭好了,米也送到了,鍋灶都弄好了,就等著兩人去。
紀桃以為,紀韻說的施粥,大概是如傳說中的那些大家閨秀和貴夫人一樣,親自給災民打粥,她本還不想來。
萬萬沒想到施粥就只是施粥,她們倆人坐在後面專門搭起的小間裡,只指揮婆子幹活就是了。
外面早就有訊息給這些災民,還未到時辰就擠得滿滿當當。
紀桃偶然看到,外面沸沸揚揚吵成一團的聰場面,擔憂道:“這麼多人,不會出事……”
紀韻忙打斷她,“別胡說,家家都是如此,不會有事的。”
紀桃也只好按捺住,她熬過來的藥湯,大多數人都還是給面子打一碗的,不過紀桃看到有人倒掉了,並不甚重視。
倒掉也罷,紀桃也不強求所有人都相信她,老實的將苦藥喝下去。
紀韻施粥之事,並不算稀奇,不是她一個人施粥,也不是她最開始施粥,倒是紀桃的藥湯頗為稀奇,城內外只此一家,後來雖有人效仿,卻還是紀桃這邊喝得人最多。有的人喝了以後,覺得夜裡沒那麼冷,白日又過來喝,倒掉藥湯的人也漸漸地少了。
雖然本就不多。
到了十月,天氣似乎一下子就涼了下來,城內外的眾人很快就察覺到了寒冷。
這期間,紀桃經常和紀韻一起去齊家,偶然見到過那肯對齊家長媳下手的人,見她絲毫不覺得心虛之類,對著紀桃也驕矜得不行。
紀桃根本就不理會她,對於這個比紀韻年紀還要小的齊夫人,只當她是熟悉的陌生人。如今齊櫟不在,忙著賑災,紀韻也並不理會她,只當她是陌生人。
在城外施粥,她們倆也不是每日都去的,只是經常去,若是不去,紀桃也會熬幾桶藥湯,紀韻的人會過來拉。
天氣越冷,紀桃的藥湯倒是被眾人當成了驅寒的薑湯,裡面本也是有姜的。
日子漸漸地冷了,卻還是滴雨未落,城內外的災民卻坐不住了。
與此同時,宮中的景元帝也坐不住了,許多人紛紛上書,請求皇上為百姓祈福。
景 元帝到底還是答應了,如今潤城和鄆城的棚子住得滿滿當當,更多的人還往京城裡湧來,每日花費錢糧無數。就算是如此,百姓卻看不到絲毫希望。
只要不下雨,天下人的心中都是虛的。
景元帝為百姓祈福,浩浩蕩蕩到了京城外的御龍山,當日風和日麗,一點不像是秋日的天氣。
說來也怪,就在皇上祈福的當夜,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
眾人鬆了一口氣,百姓對於皇室更加信服。先前乾旱,不是沒有人祈福,城內外大大小小的道觀,還有佛寺,尼姑庵,甚至是觀音廟,都被不少人虔誠拜過,根本就一點用沒有。井裡的水還是一日日干了下去。
欽天監給皇上算的日子,居然當日就求下了雨來,這朝中有心人的煽動下,百姓之間無不認為,皇上是真龍天子,他的要求真的能傳到九重天之上。
但是這口氣卻松得太早。
本來災民都打算著收拾包袱回家,卻發現這雨,停不下來了。
淅淅瀝瀝的秋雨,漸漸地變成了大雨,兩三日之後變成了暴雨,匯聚成了洪水,從山上流了下來。京城內外頓時開始整治溝渠,好在平日裡就挖得多,倒是沒有被淹。
這樣的情形下,紀桃已經好幾日沒有去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