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1/4 頁)
其涼薄。
天亮之後,門下省審議透過的詔書便發往三省六部,廢相的事傳遍整個都城,朝堂震動。顧行簡執政中書以來,一直以各種手段排除異己,強勢地推行政令。因為皇帝在背後支援,縱然朝臣私底下不滿,也不敢表露出來。
如今皇帝親自下旨罷相,很多人便開始上書痛陳顧行簡的種種罪行,一時達到數十封之多。
高宗看到內侍搬來的奏摺,只冷冷道:“看來這個宰相早就不得人心了。不看,朕一封也不看!”
莫凌薇正在試湯藥的溫度,不動聲色地坐在皇帝身邊,說道:“皇上莫要為這些事氣壞身子。如今安心養病最重要。”
高宗點了點頭,等喝完湯藥,對莫凌薇說道:“忙了一日,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莫凌薇搖頭道:“等賢妃姐姐來了,臣妾再回去。臣妾多陪皇上一會兒不好嗎?”
高宗的臉上終於露出一點笑容。這個時候,董昌進來稟報:“官家,普安郡王求見。”
“宣他進來。”高宗說道。最近兩位郡王天天都要來請安,趙玖每次都說上很多話,關於朝政的或是閒話家常。趙琅則沉默寡言,很多時候只是在旁邊坐著,高宗問一句他才答一句。宮人都說普安郡王拙於言辭,天生愚鈍。
趙琅進來之後,直接跪在地上。高宗道:“你這是幹什麼?”
“兒臣要為顧相說兩句話,希望父皇能收回廢相的旨意。”
高宗臉色一變,當即斥道:“豈有此理,你當朕的聖旨是兒戲嗎!”
在場所有人連忙跪在地上,齊呼“皇上息怒”。現在誰還敢在皇帝面前提“顧行簡”這三個字?更別提為他求情了。董昌連忙說道:“官家,殿下只是一時昏了頭,小的這就帶他出去……”
趙琅卻大聲說道:“兒臣沒有昏頭,而是十分清醒。不瞞父皇,在成州見到顧相以前,兒臣對他的印象並不好,因此無法全然相信他。可是經過成州的事情以後,兒臣知道他內心的堅持和原則,兒臣願以性命擔保,他是絕對不可能勾結金人的!他為了救不成器的兒臣甘願舍下自己身懷六甲的夫人,為了將康福郡主送回朝甚至不惜與金人撕破臉。還有成州那些將銅錢換給金人的百姓,因為迫於生計才觸犯刑律,顧相為他們想好了生路並四處奔走。這些都是兒臣親眼所見,他絕不是詔書上所說的那樣。”
高宗看著趙琅,他從來沒有聽過趙琅在他面前一口氣說這麼多的話。這個兒子並不是拙於言辭,也不是天生魯鈍,他只是性情耿直,不願做爭寵諂媚之事,更不願違背自己的內心。
“你的意思是朕錯了?”高宗皺眉問道。
殿上的氣氛一下凝重起來,除了趙琅之外,其他人大氣都不敢出。從古至今,誰敢說皇帝是錯的?哪怕事實證明他真是錯的,他也絕不會承認。
莫凌薇一直沒有說話,此刻坐在皇帝的身邊,開口道:“殿下看看那邊堆積成山的奏摺,都是彈劾顧行簡的。皇上做出廢相的決定,也是因為所有證據都指向他。您為他說話,可考慮過皇上的心情?”
趙琅抬頭看向高宗,緩緩地說道:“父皇,這麼多年,顧相為國殫精竭慮,是您的左膀右臂,他提出的每一道政令,做出的每個決定,您比任何人都清楚。難道您連自己的手臂都不相信了嗎?若這些人只是因為顧相支援兒臣便如此中傷他,兒臣願意放棄繼承皇位。國家可以沒有兒臣,但是不能沒有顧相。”
莫凌薇一下站了起來:“殿下,您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這麼大逆不道的話你也敢說!”
“趙琅,你放肆!”高宗越聽越氣,狠狠地拍了一下手邊的几案,然後只覺得胸膛麻痺,用手捂著胸口,忽然仰頭倒在了榻上。
“皇上!”莫凌薇驚叫出聲,大殿頓時亂做一團。
趙琅也有些愣怔,母妃不是說父皇的身體已經好多了嗎?直到莫凌薇叫內侍將他強行請出去,他還如墜雲霧之中。
張賢妃趕到皇帝寢宮的時候,宮中早就已經戒嚴。今日當值的翰林醫官幾乎盡數在此,一部分在前殿商議,一部分在後殿看診,氣氛十分壓抑緊張。
趙琅跪在地上,神情迷茫。
張賢妃道:“琅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聽宮人說皇上是被你氣的?”
“兒臣只是為顧相說了兩句話,未有氣父皇之意。”趙琅如實說道。
張賢妃低聲道:“我叫你這幾日謹言慎行,你為何不聽?他們就等著抓你的錯處,你……真是要氣死我了。”
“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