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頁)
鄭王從齊州出發,之後便一路向洛陽挺進,看來是打上了洛陽的主意。
可是沿路這麼多刺史都督,他們又不是瞎子,怎麼能任由鄭王過境。而鄭王才十四歲,仗著一股衝動勁起兵,想回長安救母,可是他自己卻沒什麼實際經驗,連政務都由長史代勞,更別說領軍打仗。沒過多久,鄭王軍隊內部就爆發了內訌,鄭軍指揮權不明,軍令也是朝令夕改,手底下這些將領誰都不服誰,誰都想要指揮全軍,而鄭王自己還壓制不住。雖然有崔家的人隨行幫襯,但是和隴西貴族出身的容氏不同,崔家修史編書、處理文政就罷了,行軍打仗卻是致命短處,有他們幫襯,鄭王反而越發不知道該怎麼辦。等一正面遇到蕭景鐸、梁王的軍隊,鄭軍立刻土崩瓦解,一瀉千里。
這場仗,贏得毫不費功夫。
蕭景鐸本來也沒把這場戰爭當一回事,他只是替容珂出來收拾殘局罷了。畢竟這是皇室和世家的較量,梁王和齊王的戰功都是自己的,容珂同為皇族,沒有功績哪能說得過去,所以只能千里迢迢調來蕭景鐸。蕭景鐸的功勞,自然就算在容珂頭上了。
他們輕輕鬆鬆便打散了鄭王的主力軍,甚至還生擒了鄭王。蕭景鐸和梁王的軍隊同行,押送鄭王回京。
大軍駐紮要離城十里,也不許臨近農田,他們只能找了處平坦地方紮營。如今已經離開了洛陽城,等再過一天,就能走出洛陽邊界了。離開了洛陽,長安就近了。若是快馬加鞭,八百里加急,一天就能騎馬從洛陽趕到長安,不過蕭景鐸帶著軍隊,軍中大部分都是步兵,林林總總消耗下來,總得走四五天。
親衛在大帳外喊了一聲,蕭景鐸應聲,一個全身都掛著精甲的親衛才掀簾子進來:“都督,梁王請你到大帳議事。”
“何事?”
“傳信的人說是鄭王的事,鄭王昨日絕食了,梁王不知道該怎麼辦,特來找都督商議。”
果然是小孩子心性,你絕食有什麼用?蕭景鐸放下手中的卷冊,戰場上士兵殺敵數目都對應著不同的功勳,敘功冊便要他這個主帥來寫。蕭景鐸放下剛寫了一半的敘功冊,站起來說道:“走吧,且去梁王的營帳看看。”
營帳裡,一見蕭景鐸來了,梁王立刻迎過來:“你可算來了,鄭王真是快將我愁死了。”
蕭景鐸的眼睛從梁王身後掃過,帳內東南角架著一具鎧甲,寒光四射。屏風後是一張行軍床,外間擺著桌案,地上鋪著一條波斯毛毯。梁王貴為親王,但是看大帳裡的擺設,還算節儉。
蕭景鐸沒有接梁王的話,而是問:“齊王殿下呢?”
“他去看鄭王了,隨後就到。”梁王示意蕭景鐸往後走,“坐吧,我們不等他了,先商量罷。”
蕭景鐸卻不動。他看著梁王的眼睛,慢慢道:“梁王殿下,您是親王,帳內怎麼不見伺候的人?”
梁王笑容不變,問:“區區下人,承羲侯問這個做什麼?莫非,你信不過我?”
“是你信不過我。”蕭景鐸眼睛向後掃去,露出瞭然的笑意,“你怕我多心,所以特意將帳內的親衛侍從都打發出去。如果我沒猜錯,現在大帳外面,應該圍滿了士兵罷?”
梁王保持著爽朗的笑意,一手背在身後,定定看向蕭景鐸,蕭景鐸亦平靜地回視。過了一會,梁王說:“承羲侯這次又平定了吐谷渾,你今年才二十三歲吧?年紀輕輕便已經取得如此功績,我敬你是個少年英雄,我們謀一樁大事如何?”
第118章 背叛
“我們謀一樁大事如何?”
“謀大事?”蕭景鐸看著梁王的眼睛,反問道; “乾寧讓你們帶兵征討; 可以說對你們置以全然的信任; 梁王這樣做; 就不覺得愧疚嗎?”
“信任?”梁王像是聽到什麼好笑的事情; 哈哈大笑; “若是她真的信任我這個叔叔,當年北征突厥的時候就該讓我去; 而不是交給你。你現在得了利; 功成名就; 反而來質問我?”
蕭景鐸覺得他們之間沒什麼好說的了; 今日之前他們還是並肩作戰的同袍; 可是顯然,從現在起,他們就只能是敵人了。“梁王,我最後奉勸你一次; 當以大局為重。她將這個國治理成現在這個模樣不容易; 如今邊患嚴重; 四方虎視眈眈; 而宣朝內部卻接連好幾場內戰; 現在你更是公然倒戈,你就不怕被人乘虛而入嗎?你就是不為容珂想; 也要為這片高祖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這些黎明百姓想一想。”
“我知道太平得來不易。”梁王說; “等我繼位後,我會好好對待我的臣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