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4/4 頁)
本該是密事, 而且也是朝廷大事,本不該宣揚的人盡皆知。結果金蒙兩方使者同時到來,而且對彼此的目的都心知肚明, 這就讓朝廷顯得尷尬。
即使永平帝心下有了決定,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著想,也不會明面上和蒙古交惡,將自己早早擺到蒙古的對立面,在一切形式未明前先樹立一個敵人。
而且要和金國定下盟約,也不是馬上就行的,雙方還要經過你來我往的談判,才能搞定細節正式簽訂盟約。
所以朝廷在明面上對雙方是一視同仁,不過因為這次金國損失巨大,還有孟庭軒摻雜在其中的事,私底下補償幾分。因為完顏希亮表達對漢學的熱愛,特准他入國子監就讀。
雖然孟朝沒有明確表態要和金國結盟,但是卻拒絕了蒙古‘聯盟滅金’的決議,而那日松眼看不能達成目的,竟然朝外透露金國來使的目的。他這是看反正自己一方的希望沒有了,就不顧一切採取手段來破壞,萬一成功了蒙古就賺了。
“蒙古使者這麼做,就是為了激起百姓的反感,說不定朝廷迫於民心物議,會放棄和金國結盟!”李欽道。
而且蒙古宣揚自己的無害,表示自己也一直受到金國的剝削壓迫,他們才是兄弟,應該聯合起來共抗金國。還真的激起了一部分老百姓同仇敵愾的情緒,表示反對朝廷結盟金國,那可是仇人,帶來了多少恥辱殺戮!不去想辦法滅掉它奪回失地報仇,難道還要反過來幫他嗎?
這也是一部分朝臣的想法的,到了如今這個形式,永平帝再想遮掩也沒用,蒙古這是在逼著他表態,到底是兩不相幫還是站到蒙古的對立一方?
“雖然金國是討厭,可是未來蒙古絕對會成為更可怕的敵人,不能因為目前對我們秋毫無犯就輕忽了它,讓它強大起來!”韓縝道,蒙古和金國沒有實質上的區別,如果真的讓蒙古滅掉金國,孟朝不過是迎來一個更危險的敵人。
李欽也關心朝事,可是對蒙古的瞭解還是太少了,皺眉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