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寧侯府韓縝的書房裡,李欽放下茶,神情難掩好奇地問道。
在大行皇帝的葬禮過後,推遲了三個月的會試終於在三月初九照常舉行,如今的李欽已經是榜眼一名,被破格授了六品翰林院修撰(從六品)之職,原來榜眼應該授予翰林院編修,是正七品之職。
李欽知道他是受了武將背景的影響,才會得到編撰一職,但是那又如何,他可不想拒絕!
他可沒有清高自持的念頭,而且也有著自己的政治抱負想一施所長,從前如果還是崇文抑武的時候,像他這樣出身武將世家的文臣註定走不到高位。現在有機會了,所以他是期望永寧侯能長長久久的走下去的,能當皇帝就更好了!
韓縝眨了下眼,悠然垂眸飲下一口茶,眼裡有著不知自地迷茫。永寧侯到底想沒想過做皇帝,他還真的不敢確定了,至少永寧侯在他面前從沒透露過有這一想法。
可是如果他有真的想過,哪是什麼阻擋了他?是大義還是其他。
韓縝不由想起永寧侯的志向,他將心思放在周邊的鄰國上,平生志願就是開疆拓土一統天下。他這麼急著出征西夏,甚至不願花時間打理內政,又怎能讓內亂拖延了他的腳步?
想當然,一旦永寧侯有推翻舊朝自立之心,必然會招致天下圍攻。只因孟朝民心猶在,人們認可它的正統性。固然永寧侯武力佔優,可是平定內亂就需要不少的時間。更不用說還會引起邊關動盪,有可能打破和金國間的和平,到時候一系列的變故對收復河套之地遙遙無期。
或許比起立即登基為帝,永寧侯也許更傾向於在猶有能力的時候於馬上平定外患,再來慢慢收拾國內才是他理想的局勢!
當然這些都是韓縝的猜測,到底是不是這樣,也許只有永寧侯本人才知道了!
他已經好久沒踏進‘元帥府’,因為他的想法是和永寧侯相違背的,兩人常常起爭執。比之永寧侯收復故土的宏偉願望,韓縝更注重當下百姓的生活,期望永寧侯能收攏人才整頓吏治,清除弊病,改善民生!
而孟朝和周邊國家的局勢已經維持了很長時間了,暫時還是安穩的,為何不耐心先提升國力做好準備,就非要急急忙忙地發動戰爭呢?
兩人觀念有衝突,話不投機半句多,韓縝漸漸愈來愈少去‘元帥府’。
李欽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難道你就沒有想過將來嗎?”
一旦永寧侯成了皇帝,那前程可是不可同日而語,韓縝不是沒有希望更上一層樓,他還想等著抱小夥伴的大腿一展平生志向呢!
而如李欽這樣想法的人不勝列舉,更多的人將目光投注在了永寧侯府的下一代身上,想著提前投資站隊!
韓維是永寧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但是卻很少有人看好他。概因他不僅有長寧侯府這一門親,更不用說還娶了逆王之女為妻,而且自來不為永寧侯所喜,基本被排除在外。
剩下的就是韓縝和韓雲銘了!
那些追隨永寧侯左右的世家,家中不少的子孫原本就和韓縝關係親密,如今更是被家長逼著和韓縝打好關係!
韓縝想到秦小胖抱怨了好幾次,他們本來就關係就好著,家裡非要在他耳邊唸叨,讓他覺得別捏極了,氣得他過來對著韓縝就是一頓吼!
“想這些還太遠了!”時移世易,世間沒有什麼事不變的,與其去揣測遙遠不可知的未來,還不如過好眼前。而且如果他想的沒錯的話,短時間內永寧侯是不會稱帝的。
李欽撇嘴:“你倒心大,你那些兄弟姐妹可是往‘元帥府’去得勤快,他們可都不傻!”
韓縝知道李欽說的是什麼,如外人堅信永寧侯遲早會廢帝自立一樣,家裡如大老爺們更是惶然不自信中夾著驚喜,期待著一步登天的時候早些到來。
而韓敏蘭敏銳地意識到什麼,硬是拖著韓維殷勤地往‘元帥府’跑,以純孝柔順的姿態想博取永寧侯的好感。甚至為免受外家連累,對長寧侯府次子捉拿歸京一事不聞不問,擺明是徹底脫離干係。
對於小郡主的存在更是悔不當初,恨不得她不存在才好,絲毫不念她肚子裡還有韓維的骨血,甚至有意暗地裡出手除去小郡主!
好在守衛報了上來,韓縝乾脆另找了個隱秘偏僻的地方將小郡主移出府去,既然老侯爺希望保著小郡主,就不能讓她們出事!
還有韓雲銘,人小鬼大,竟然求了永寧侯直接搬到了‘元帥府’,時時圍著永寧侯轉,竟是連侯府都不呆了!
相較起來,韓縝和永寧侯從前親密無間的父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